女主持聽得有些發呆,道:“電視劇裡沒演這一段!這是真的嗎?”
“你可以翻找19401942年的魔都報紙,應該還能找到。”
“這麼說,電視劇只演了一點皮毛?秦家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神秘?”
“神秘說不上。我們家有些底蘊,都是我哥帶來的。”
“秦老,您能否為大夥兒揭秘,秦家為什麼要在崑崙山修建宮殿?”
“這個嘛……我也不是很清楚,要問我哥才行……”
主持人得到導演提醒,迅速改變了話題:“秦老,咱們不說你哥嫂了,聊聊當年你為什麼走上革命道路。還有王舒是怎樣創作那首偉大歌曲的?”
秦月道:“這是時代的要求,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那個特殊的年代,無數英雄志士拋頭顱灑熱血,而我能依然活著,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
“秦老,請您仔細說說,當時在昆明,你和王舒創作了好幾部戲曲……”
經過這次看似無聊的訪談,秦月的復出像春風一樣柔和,自此之後,逢年過夜,各級領導都會打個電話,或者派人來秦府拜會。人們漸漸認識到,秦家不單是大資本家,還有一棵政壇的常青樹。
就像郭德綱講的相聲一樣:“四個人一起登臺,你活得最長,把別人都熬死了,你就是大藝術家!”
秦月雖然早年算不上高階領導,但她畢竟在大典的時候,登上了那座城樓!那個年代能站上城樓的,總共只有六百多人!隨著時代的綿延,還活著的越來越少了。
五月初,秦笛回到香港,將秦櫻叫過來,給了她一個儲物手鐲,裡面有大量的西洋藝術品。
秦笛道:“該到出貨的時候了,當年從德國搶來的西洋畫,已經過了一個甲子,可以加快拍賣的速度。”
秦櫻問:“賣出去以後,是持有美元還是金銀呢?”
秦笛答道:“都買成各種金屬,金銀銅錫鉛,不管是重金屬、貴金屬,還是稀有金屬,啥都行。”
“買來的金屬,堆放在哪兒呢?”
“先放到倉庫裡,然後我會收入納虛葫蘆。”
秦櫻問:“先生,金銀還可以理解,您要銅錫鉛做什麼呢?”
秦笛道:“我有一種煉星之法,能從金屬中提取出靈金,然後採用種劍訣,在崑崙山巔種下成千上萬的靈劍。”
“那好,我親自飛美國和歐洲,將一部分畫作運過去。”
不久之後,一幅幅稀世名畫出爐了!攪亂了紐約、法國和香港的藝術品市場。
按照秦笛的要求,這些名畫並不是一下子賣出的。截止目前為止,他的名下有四家藝術品拍賣公司,兩家在美國,一家在法國,還有一家在香港。每家公司每個月拍賣五幅名畫,合起來每個月賣出20幅。他手裡有上萬幅畫作,照這個速度,要連續拍賣30多年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