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心裡不是滋味,意識到自己失態了,道:“哥,我就想問你一件事,為什麼不肯救卓青丘?”
秦笛嘆了口氣:“我不是神仙,想救也無能為力。卓青丘是為民族解放而死的,他的死重於泰山,我何德何能,敢去救他?”
秦月呆愣了片刻,問道:“你怎麼能在多年以前,斷定他會早逝?”
“我做夢,夢見的啊。”
“你還夢見什麼了?”
“我夢見中華民族復興之後,昂首挺立於世界各民族之林,超英趕美,都會在百年內實現!”
秦笛只能說大的輪廓,不願再說誰死誰活了,因為就像母親所說的,既然不能改變命運,有何必要說出來?
秦月為他的話感到震驚,又問道:“那你說說,大赤軍北征結局如何?”
秦笛搖頭:“這種事,我不說。孩子們都在。當心傳出去,我們全家遭殃!”
秦漢承也開口發話了:“好了!阿月,我不管你寫什麼文章,也不管你怎樣想的,回到家裡,莫論國事!”
秦月為之一滯,總算住了口。
民國是思想碰撞的年代,很多家庭都是這樣,有人加入青白黨,有人加入大赤黨,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就像宋氏三姐妹,不是很好的例子嗎?
秦笛明白歷史脈絡,他又是仙人轉世,早已超越了這個時代,所以心中沒有困惑,不想直接插手兩黨紛爭,只願為國家和民族做點兒貢獻。
他固然傾向於大赤黨,想在困難的時候幫一把,可又怕因為自己插手,改變歷史程序,讓民族復興,鳳凰涅槃,生出么蛾子。
秦月受到王舒的影響,已經寫了入黨申請書,在她看來,自家哥哥就是神秘古怪,膽小怕事,不求上進,不可理喻!
她心想:“這年月的年輕人,哪個不是充滿熱血?怎麼我哥偏偏那麼冷血呢?他那妖冶的面容,怎麼好像是劊子手?”
她越想越偏,陷進去拔不出來。
這時候,秦笛上樓取來一張瑤琴,說道:“剛剛孩子們吃多了枇杷,氣機還沒有調理好,我來給大夥兒唱首歌,全當為他們消消食。”
秦月冷眼看著他不說話。
秦菱笑道:“阿笛,你還會唱歌?不是應該晏雪唱嗎?”
秦笛微微一笑,道:“這首歌她不會。”
他在椅子上坐下來,輕輕波動琴絃,便有美妙的樂音傳出來。
“叮叮淙淙”,彷彿溪水潺潺,彈完了前奏,他開始放聲高歌:“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唱這首歌的時候,他的歌聲有些悲涼,配合著美妙的琴音,讓每個人都聽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