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人仙百年> 第150章 局勢的變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0章 局勢的變化 (2 / 2)

同時,日本搶佔了東三省,大豆、煤炭、木材、鋼鐵不斷運回國內,整個國家就像打了雞血一樣,開始蒸蒸日上,不斷有新公司創立,比如說“日產”,就是這一年誕生的。

秦漢旭派手下人專門守在碼頭上,統計從東北運到日本的物資。

當清先生看見報告裡記載,大量物資被日本人搶走時,他也感到心疼啊!

“都怪那些土匪和軍閥,怎麼剿都剿不乾淨!要不然,我也能騰出手來對付日本人!”

其實,這只是他一廂情願,就算國內聯手一致對外,也沒法在短時間內趕走關東軍。因為日本整體實力佔上風,工業化程度比中國領先太多了。

而且,青白黨代表了大地主、大資本家的利益,無力領導全國人民一起走,赤貧的百姓太多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一座比一座沉重。

青白黨的頭目,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就是官僚資本主義的代表,這跟美國總統身後的軍火商、石油商的一個樣。資本家是逐利的,正因為當官能發財,所以才有人競選總統。

而且,蔣宋孔陳代表的官僚資本,無力抗拒帝國主義,他們的膝蓋很軟,常常為了利益委曲求全,從對日本軟弱,到對英美軟弱,任憑外國軍艦在長江巡航,任憑外國資本打壓民族資本,乃至於美國大兵強姦中國學生,讓中華民族蒙受巨大的羞辱!

中華民族是堅強不屈的民族,所以最終選擇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經過百年努力,終於贏得了鳳凰涅槃!

秦笛心裡很清楚歷史的轉變,所以他的心裡是左傾的,願意為國家做點力所能及的貢獻。

他搶了那麼多的文物珍寶,早晚都會無償地捐出去。自己花錢買的畫作除外。

至於積攢的錢財,他也會捐出大半。

然而即便如此,他的結局會如何,將來的路怎麼走,一切都不好說。

1933年,德國的阿道夫希特勒上臺,建立了第一個集中營。受傷害的是猶太人,而中德關係則邁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在NC黨得到權力前,德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頗為矛盾。魏瑪共和國的外交部部長曾敦促德國應在東亞政策上保持中立。另一方面,新**政府的戰時經濟政策要求徹底動員全社會,並儲存原材料,特別是軍用物資——例如鎢砂和銻——這些都是當時中國能大量提供的原材料。

1933年,漢斯·馮·塞克特將軍到達魔都,並擔任國民政府的資深顧問,為經濟和軍事發展提供建議。他在給清先生的《備忘錄》中描繪了他對中國工業化和軍事化規劃的大綱。他摒棄中國傳統的大型低素質武裝力量,強調規模較小但是機動能力強、裝備精良的武裝力量。

為了實現他所提出的框架,馮·塞克特首先建議中國的武裝力量必須統一訓練,聽從於清先生的號令,整個軍事系統必須成為中央集權金字塔的基石,仿照德國精英團隊的架構成立“教導總隊”,這些被嚴格挑選的精英部隊成員的使命是接受專業的訓練,再將這種訓練和職業軍人的素質帶到其他團隊。

與此同時,中德之間加強了合作,德國協助中國興建鐵路,建立兵工廠,成立10個炮兵營,4萬人的德械師,截至1937年,德國顧問團為中國整編了30萬精銳部隊,為抗日戰爭做了一些準備工作。

但是,德國軍事顧問團的到來,也導致1934年紅色力量反“圍剿”失敗,不得不踏上北征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