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輕嘆:“你又何必執著,若生執念,你還怎麼修行下去?恐怕連這次轉世都過不去,區區法力,孰重孰輕,你不明白麼?”
廣智趴伏在地,卻只如當頭悶棒,渾身溼透。
佛門修行,最重心境,廣智兩次轉世,早已經修得無慾無求,卻在第二世暮年開始慌了起來,感覺修為堵塞,這是太心急了,自己也在注重調整。
此時突遇法海,看到那朵法力蓮花,一時激動,真如溺水的人,突然抓住根稻草。
只覺得抓住了,就可立刻飛昇似的。
實在太過激動,兩百年的心結,在此刻轟然爆發。
而法海接下來的這句話,可以說不留一絲情面,痛揭傷疤,直戳心境,如果法海就此離開,恐怕廣智活不過三日,就要肉身崩潰而死。
法海露出迷之微笑,手上運起一絲佛光灑了過去。
不止廣智,講經堂內所有僧眾,在一瞬間如沐春風。
廣智也慢慢冷靜下來。
法海緩緩開口:“五蘊身心,不過皮囊而已,只要真靈不滅,住在哪一個皮囊裡,不一樣都是你?”
此話一出,廣智瞬間呆滯,在腦中苦苦思索。
數息之後,便眼神空明。
也不磕頭了,心境平和的說道:“謝過聖僧指點,淨土佛宗,五蘊佛法果然精深,皮囊苦相,屬我見結,老衲知矣。”
僅此一句,廣智便受用無窮。
剛剛眼神通明的一陣,玄陰玉枕居然就直接通了。
原來他的修行,並不是法門有錯。
而是心境。
執著肉身皮囊,我見不明。
法海一句便點破,助他上了一個臺階。
法海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你可知如何對偈?”
此乃禪宗五祖弘忍,點化六祖慧能的偈語。
天下皆知。
但在此時說出,對廣智的心境卻有莫大助益。
廣智合十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看到廣智的變化,珈藍和天王二殿殿主都看傻了。
紛紛跪伏在地,祈求聖僧指點。
廣智喝道:“不許無禮,境界不到,指點也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