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道安這才確定地點了點頭:“我也是覺得。雖然咱倆年歲不大,但看人的眼光還是有的。”
他轉頭對塘流道:“過兩天我們就回府城去了,你留在這裡看著鍾家,有什麼事及時回報。”
“是,小人明白。”塘流施了一禮,方才離開。
十天後,山坳的梔子園裡,至冬將鍋裡的茶葉掃出來,倒到簸箕裡,抹了抹額頭上的汗,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終於炒完了。”
“大家辛苦了。”鍾靈玉頭上包著頭巾,身上穿著深藍色的粗布衣褲,打扮得跟個農家姑娘一般。她把手上的簸箕遞給一個婦人,站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衣服。
旁邊的兩個老農模樣的人將茶抄在手心裡,對著光線細細地看了一會兒,又湊到鼻子邊聞了聞味道,豎起了大拇指:“幾位姑娘炒的茶,已跟我們炒的沒什麼區別了。真不愧是小姐身體邊的人,就是聰明,一學就會。”
這表揚讓四個丫鬟眉開眼笑。
鍾靈玉看著場中的幾人,也一陣心慰。
鍾德平還在世時,她就有一個想法,正準備跟父親說說,改變一下家中的經營策略,卻不想這想法還沒來得及說,父親就去世了。如今受到鍾德清的各番擠壓,她便準備將計就計,將這策略提前實施出來。她相信,在她的運營下,鍾家大房不光不會沒落,反而會比以前更加興旺。
這個策略中,炒茶技術便是最關鍵的一環。所以她從去年起,一有機會就會跟著炒茶師傅學炒茶。而她身邊的丫鬟見狀,也跟著學起來。幾個炒茶工年紀大了,鍾靈玉給的價錢高,最重要的是這些個嬌滴滴的姑娘家不可能專業炒茶,不會搶他們及後代的飯碗,自然樂得傾囊相授。在他們的指點下,大家進步神速,如今炒出來的茶,跟最好的炒茶工也不遑多讓了。
“大家把茶都裝進錫罐,一會兒下山的時候,茶葉跟咱們一塊兒走。”鍾靈玉吩咐道。
“是。”大家應著,手上迅速收拾東西,抬的抬,抱的抱,將裝了茶葉的錫罐端了出去,一直端到鍾靈名所住的院子。
鍾靈名這個院子,何道安、孫學文這些人都住過,諒鍾德清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使手段在這裡放火,所以鍾靈玉便將這些天所有炒好的茶,第一時間都端到了孫學文原先住過的臥室裡,由元浩康和幾個護衛守著,寸步不離。
“姐,全都炒完了?”鍾靈名聽到聲音,忙從屋子裡迎出來。
“嗯,全炒完了。”鍾靈玉看大家把茶放好,轉頭吩咐元浩康,”叫他們去套馬車,直接到這院子來裝車,我們立刻下山。”
元浩康應聲而去。
元浩康是個做事極細緻的,又做過鏢師,對如何隱匿行藏十分在行。不一會兒他就趕著三輛馬車回來了,正是鍾靈玉、鍾靈名等人上山時所乘的那幾輛。
他向鍾靈玉提議道:“小姐,小人擔心有人會在半路攔截搗鬼,不如將茶全放到這三輛馬車上,再讓曉谷、雨降跟車,裝著是小姐您和少爺下山的樣子,您二位明日再下山。小姐覺得如何?”
“這個主意好。”鍾靈玉讚許道,”為裝得像一些,我也一起下山。”
“這不行,有危險。”元浩康可忙道。見鍾靈玉執意如此,他苦口婆心地道:“損失些茶不要緊,總有東山再起的時候。可如果姑娘您有個好歹,大家可就沒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