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的兩日,一切如常,不細表。
到了放榜的日子,並沒有任何懸念,宋府兩位公子都中了舉人,可謂是雙喜臨門。
就在當天,上門道喜的人來了一波又一波,更是有媒人讓王氏送走一個又迎來一個。
王氏都以兩位哥兒要準備開年的春闈為由拒了,即便要操持他們的婚事,也該是明年安排更合適。
劉明博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而一貫最是刻苦的顧世鵬落榜,卻是叫人意外。
放榜的第二日,顧家夫人就親自來了,原以為是來商議成親的日子,卻是來商議,讓宋雨茹再等三年,因為顧世鵬聲稱,不考取功名便不成親。
老夫人道:“原先這話可不是這般說的,只說,無論鵬哥兒中是不中,都在秋闈後成親。”
顧夫人眼淚含含道:“也不知怎地,鵬哥兒就好似中了魔,成日成夜的一味苦讀,如今更是執拗,非考取功名不可。”
姚氏變了臉色:“再等三年,茹兒就該十八歲了,女子的青春怎可這般消耗?”
在二十一世紀,女子十八歲還是花骨朵,而在封建社會竟好似成了老姑娘了。
雨喬坐在老夫人身邊,悄聲提議道:“應當問問茹姐姐的意見,若她願意等,便等著。若是不願,就早早悔了這門親。”
老夫人對孫婆子道:“去將茹丫頭請過來。”
場面一度陷入沉默。作為宋家人的骨氣,就算心裡不喜這番作為,卻也不能硬逼著對方求娶府裡的姑娘。
雨茹一來,顧夫人就起身將她的手拉住了,又滿心慚愧地說出了這個意思。
雨茹先是怔了片刻,隨即屈膝道:“身為男兒,志在功名,可敬可佩,我便等他三年又何妨?”
姚氏急道:“茹兒,你正是花樣年華的好時候,怎可如此虛度光陰?”
雨茹正色道:“他並非起了二心才藉機推諉,只是一心苦讀,這三年,我等得起。”
姚氏還要說話,老夫人搶著道:“茹丫頭果真有胸懷,有眼界,有你這份支援,相信顧公子定能有金榜題名之日。”
姚氏急了:“婆母,如果三年後不中呢?是否讓茹丫頭再等三年?”
顧夫人連忙道:“三年之後,無論中是不中,再無轉圜,定然迎娶雨茹小姐過府。”
雨喬沉默著。
宋雨茹同顧世鵬也不過見了兩回,竟是如此死心塌地,叫她意外,又叫她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