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比不上國子監辦的弘文館,但也是京城鼎鼎有名的學院了。
在璧山書院學習之後,如果能透過弘文館嚴格的招生考試,進入弘文館讀書,就更有機會成為國家棟梁了。
課程跟二十世紀的大學教育模式居然相同,唐王果然是個牛人!
分為必修課、選修課和專業課三類。
必修課《孝經》《論語》兩兄弟早就在自家的私塾學了。
目前宋雨墨和宋雨清就在選修《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國語》《說文解字》《字林》《儀禮》《周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共九經。
律學以歷代律、令為專業課;書學以《石經三體》(三年《國語》、《說文》(二年)《字林》(一年)為專業課;算學學習《孫子》《五曹》《九章》《海島》等為專業課。
各經還規定了修業年限:《孝經》《論語》共學1年;《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各為一年半;《易經》《詩經》《周禮》《儀禮》各為二年;《禮記》《左傳》各為三年。
……
可別說,學子在哪個朝代都苦挖……
宋府對男丁一向管教頗嚴,兩個少爺自小都沒養就紈絝氣,根正苗直的好少年。
相比之下,雨墨天賦強些。
雨清則勤奮有餘,天資不足。
先前說了,璧山書院是帝都的那些富豪團集資創辦的,來這裡讀書的自然都是富二代。
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是金子堆里長大的。
先說這韋書簡,當朝韋貴妃的遠房侄子,京城所有的糧油都由他家供給。
民以食為天,哪個人離得開每日的口糧。
在那個一人得道全家昇天的時代,就算是遠房親戚,也是能沾光的。
韋貴妃在貞觀元年就被白冊“四夫人”也就是正一品之首。是皇十子紀王李慎和十二公主臨川公主李孟姜的生母。
二十世紀的一些雜史稱,韋貴妃的是嫁過人的,夫君死後嫁給了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
傳言李韋兩家可能是世交,李淵建國之初用聯姻的方式拉攏隋朝舊臣,而李世民不過是次子,韋氏二嫁為妾都是雙方家族可以接受的事。
而她封妃也並非是“洛陽城下風流王子對美麗寡婦的喜好隨意設定”,主要原因是唐太宗殺李建成逼父退位後,為了穩定潮劇,拉攏高門貴閥,平衡朝堂勢力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