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興起,還和寧夏模擬了一場小型辯論會,雖然對面是自己的老師,寧夏卻一點不怵,上輩子的工作閱歷讓寧夏說起話來鏗鏘有力,心志堅定。
也更能很快找到辯論突破點,讓對方不好招架。
聽的一旁幾位教授都一副看戲的表情。
最後結果很容易猜到,寧夏在法律上的經驗和看過的案例太少。
馮紅青此時像朋友間聊天般問了寧夏一句:“為什麼學法律?”
寧夏想了一下,還是打算實話實說:“可以不用但不能不懂。”
“自己公司可以用到。”
“你打算大學畢業創業?”
“我怎麼聽說你想留校當老師?”
寧夏笑著看向系主任馮紅青:“但這並不衝突不是嗎。”
寧夏沒有回答上個問題,自己也沒有說以後開公司可以用,自己這也不算是騙人。
其他幾人都笑了,在座的幾位哪一個沒有自己的公司產業。
這確實不衝突。
“以後真的留校,想教什麼?”
這能不能留校還是個未知數呢,:“我服從安排,教什麼都無所謂。”
“那你要先拿到博士學位才行。”寧夏想要年紀輕輕就評上教授職稱,學歷就要拿得出手,
這話也算是給寧夏指了條路。
而且他們也知道中文系給了寧夏一個碩博連讀的名額。
“我正在努力。”
“但是會不會因為我畢業後年紀太小學校不要我?”
這也是寧夏擔心的一個問題。
案例上不會,但誰能說得準。
按照她現在的學習跳級速度,碩博連讀五年,寧夏自信最多兩年就能完成。
今年二十一,二十二歲本科畢業,博士畢業也就是二十四歲。
有的學習上學晚可能都和自己差不多大吧。
聽見寧夏這個問題都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