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隋末第一狠人> 第246章宇文兄弟與李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6章宇文兄弟與李春 (1 / 2)

秋收之前,難得的空閒,鄒羽的精力又轉向了另外一邊!

水車的大量使用,改變了許多東西,不過這只是很初級的機械運用!

想要更好的機械運用,唯有蒸汽機,這一點現在根本沒有辦法!不說原理,就是技藝也達不到標準,還有密封性,如果只是普通物件,還可以用魚膘等來密封,但是蒸汽機這種運動器械,會產生大量熱力的,必須使用橡膠!

杜仲膠也能辦到,不過杜仲數量太少,收集困難,如果真要以純手工,去製作蒸汽機,提煉杜仲膠,且不說成與不成,就是時間,也花費許久!

因為鄒羽只是給閻立德兄弟提了這麼一下,有空可以考慮。最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如何改良和運用現有的器械,尤其是水利器械的使用!

閻立德研究武器,例如投石車,箭樓,弩箭;而閻立本研究民用,目前最多的就是水車抽水,以及水車磨面!

北方習慣吃麵食,主要食物也是小麥,因此家家戶戶,基本都有磨子,就算自家沒有,鄰居肯定也有;隔上那麼幾天,就會磨麵粉。

這磨麵粉可不是太輕鬆的事情,必須人來帶動石磨,只有大戶人家,或則小康家庭,才有牲口拉磨。

現在因為集體村莊建立,順理成章,每一個村子,都建了一個水力磨坊!如此便利百姓的事情,當然受到百姓好評。

水車除了灌溉和磨坊,建立最多,就只有礦區和工坊!礦區使用水車,主要是捶打,把大塊礦石敲小;工坊使用,也是以鍛打為主,畢竟水力帶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不停的鍛打。

“目前遼東,遼西,晉陽,三大礦區,安裝了水車五百臺!目前生產的煤炭,每月可以達到三十萬石,勉強夠各地使用;棉花,也就是白疊子去籽機,已經研製成功,目前正在大量製作。

關於水車器械,運轉緩慢的問題,匠作監經過實驗,只要提高齒輪數量,調整大小比例,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只是使用壽命將會減短。”閻立本在總結會上,自豪的朗聲說道。

原本閻立德,閻立本,更加喜歡書畫,但是水力器械的大量運用,一下子又給他們提供了新的激情,這大半年了,一直都在研究如何使用,如何更好,更廣泛的使用。

“遼東工坊,因為水力器械的運用,鋼刀與甲冑,質量更上一層,製作的障刀更加輕薄;目前每月可生產障刀一千,橫刀兩千,各類甲冑八百!”閻立德接著彙報道。

“不錯!目前的發展很滿意,只不過我們不能固步自封!首先說遼東器械製作,以前的騎兵,普通士卒,是以鐵馬槊為主!以後改成長槍!以一丈五為標準,槍身長一丈,刃改為三菱刺!”鄒羽點點頭說道,說著遞給閻立德一張圖紙。

槍刃改成三菱刺,不但更容易刺穿,而且中者無救,這種大殺器,當然要拿出來。

騎兵衝鋒,不需要其它的動作,就以這種超長的長槍刺就可以了,至於槍身,是鐵包木,這樣既輕便,又保證了硬度!

“下官遵命!”閻立德看了一下圖紙,拱手回答。他看的只是工藝,至於實用與否,他相信鄒羽比他更加清楚。

“近戰始終會有傷亡,因此器械方面,還是多研究如何改良弩箭!我們要儘量遠端消滅敵人,降低自身傷亡!”鄒羽提醒道。

“下官明白!”閻立德用力點點頭說道。他現在越來越喜歡改良武器,尤其是拿著全金屬武器,總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