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兩位身穿青色官服,腰間分別佩掛赤黃色、青色綬帶的內朝官,正小心攙扶皇帝,來到坐席之上。這年頭皇帝也跟大臣們一樣,老老實實跪坐,沒有半點優待。至於龍椅什麼的,得過幾百年以後才能享受,眼下劉奭是沒這個福份了。
殿上群臣正襟危坐——皇帝,上朝了。
隨著謁者一聲高呼:“皇帝升座。”
殿下群臣齊頌:“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隨即兩邊耳室前臺有樂師奏樂,兩名謁者上前捲起珠簾。
玄色通天冠,頜下繫結,兩端垂掛充耳(珠玉),冠前後端共十二旒,遮住了那張未老先衰的龍顏。那一襲黃色上衣、硃色下裳,章紋流彩,環佩薰香的華麗冕服,卻掩蓋不住那微微佝僂的瘦弱身軀。
樂聲停下,整個大殿悄然無聲,氣氛威嚴肅穆,一眼望去,盡是黑壓壓的蟬冠,兩排十二根大立柱後是二十四個盔明甲亮的持戟甲士,丹墀兩側侍立十餘內侍……
這時才見那兩個攙扶皇帝的人分別于丹墀上首立定,當兩人抬起頭時,張放飛快朝後面那佩青綬的人掃了一眼,迅速移開目光。只一眼,他就將此人形象深深印在腦海。
年約五旬,白面無鬚,眉目陰柔,臉上永遠掛著謙卑神情,嘴角總是上揚,泛著淡淡笑意,整個人看起來很有親和力。不知道的人,會把他當做一個性情溫和的私塾先生。
中書謁者令,石顯。
這是張放第一次見到石顯,怎都想不到,居然是這般模樣。不過,換個角度想也不奇怪,畢竟是皇帝看得最順眼的人,怎麼可能長得一副奸佞樣?現在這副模樣,才是最合乎常理的吧。
這是一個笑裡藏刀的傢伙,張放暗暗在心裡下了定義,同時也更加警惕。
而立在最近皇帝位置的人,並不是張放想像中的石顯,而是一個年紀跟自己差不多的華服少年。張放雖是頭一回見這人,但從他所坐的位置,以及赤黃綬帶判斷,只有一個人符合條件——濟陽王,劉康。
劉康雖然有封國,但因其尚未成年,加上元帝寵愛,一直未出朝就國。元帝甚至還將他帶在身邊,讓他參與朝議,這其中的微妙資訊,耐人尋味。
劉康看到張放,微微頷首,帶著笑意。
張放也欠了欠身。
驀聞宮外傳來一聲宣召:“太子覲見!”
太子?劉驁!他回來了?
~~~~~~~~~~~~~~~~~~~~~~~~~~~~~~~~~~~~~~~~~
(感謝鳳萌、菜豬,新晉長老淪落少年終成王*、綠蘿語,兩位太給力了!謝謝大家投票打賞訂閱支援,拜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