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孟金認為入犯把都河堡的蒙古人部隊不算太多,在留下管誌慶和魏和永兩人負責防守軍堡後,張孟金與三當家趙萬奎帶著其餘頭領,率領手下五百餘名戰兵分別前往可可川、雙廟兒兩處設伏。
在經過一段急行軍以後,趙萬奎已經帶領他的部隊進入了埋伏地點。此時他以及他手下的五十餘名鳥銃手和弓箭手,全部都躲在可可川一處草叢裡。
何宗偉這時爬了過來向三當家趙萬奎彙報道:“長槍手和刀牌手都藏好了,老周帶著騎隊也藏在後邊的林子裡,這回咱們就等達子上門了。”
“也不知道達子會走哪邊,這次達子八成不知道把都河堡這有咱們駐守。百餘騎的人馬居然敢一路南下,不和達子大隊進行匯合,簡直就是找死。”趙萬奎低聲對何宗偉說道,同時他還檢查了一番手中的鳥銃。
這杆鳥銃原來是張孟誠的,只是前秀才張孟誠回到寨子裡教書,沒什麼機會用上,所以才將這個交給了趙萬奎。現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認真訓練,趙萬奎已經可以很純熟的操作鳥銃進行作戰了。
“三當家的,這次砍得的達子首級,你是準備怎麼用。是打算換個世襲武官,還是隻兌換成銀子?”何宗偉看到達子一直不出現,覺得有些無聊的他就和趙萬奎閒談了起來。
“看斬獲多少再說吧,不過我多半會要銀子。即使銀子這幾年沒啥用,等到以後年景好起來不也能用得上嗎。”趙萬奎對於世襲武官理論上可以領的月糧,他不認為官府真能發的出來,所以他還是覺得現成的銀子好使。
“我是鐵了心要換個世襲百戶出來。六品武官再低也是官啊,縣城裡的知縣也才七品。得了這官位,豈不是比知縣還厲害。”何宗偉則是打定主意要官位,以前他在軍堡裡看著那些武官作威作福,他就打定主意以後也得當個官。
“你就是成為了千戶,也得向七品的縣太爺叩頭。而且沒有什麼實職空出來,你空有個武官頭銜有啥用,朝廷的月糧還指不定發不發的出來呢。”趙萬奎對於何宗偉沒出息的樣子有些看不過去,直接提醒何宗偉說道。
“反正我的婆姨和孩子有寨子裡的糧食供著,我也不愁吃穿,所以現在我先撈個武官過過癮才是要緊事。”何宗偉嘴裡叼著根蒿草,滿不在意的說道。
這幾年的劫掠生活,何宗偉實際已經撈了不少銀子,他全部都交給了自己主管家計的婆姨。之前他的婆姨已經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在心思已經穩定下來後,何宗偉覺得自己什麼都有了,就只差一頂威風的官帽子。
PS:注一:明末農民軍早期還在陝西初起時,不管是三邊總督楊鶴,還是巡按御史吳甡或是其他了解陝西賊情的大明官員,都一致的認為王嘉胤和神一魁的部眾是“賊中最勁”。其他的枝蔓多是這兩位大掌盤子的餘黨或是一些地方土盜,完全不能與他們兩人相提並論。
在實際的歷史上,王嘉胤(後繼者為其部下紫金梁)這支流賊派系越鬧越兇,殺出陝西流竄四境的張獻忠、老回回等知名大賊,以前都是以王嘉胤的部眾為首。即使是更晚興起的李自成,他和高迎祥也是以紫金梁這個鬆散流賊集團底下的一個流賊頭目之一。
注二:詳情可以翻看“陝西三邊總督楊鶴題為恭報剿賊情形事”。需要注意的是本書中提及的上天猴、渾天猴和混天猴(張孟金)是分開的三個人,並非筆者發生筆誤。比如上天猴按照《國榷》卷九十二、和《綏寇紀略》卷一里面的記載真名是叫做劉九思。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崇禎長編》卷五十一里面,吳甡倒是審查過混天猴的事情,“趙大胤報斬混天猴,名張榮華,見在鄜州受撫。”意思是趙大胤曾經聲稱斬殺混天猴,可是號稱混天猴的人,實際叫做張榮華,現在在鄜州接受了招撫。當時吳甡是核查各處戰功的人,應該不會有錯。但也有別的史料,比如《綏寇紀略》卷一里有提及混天猴就是張孟金。混天猴具體究竟是誰,是否是數人繼承或單純只是湊巧同諢號,由於史料提及有限,所以實際情況已經無法弄清楚。
《罪惟錄》裡倒是有渾天猴和混天猴搞混的說法,雖然筆者不能絕對保證兩者不是同一個人,但根據現有的史料還是能區分他們是分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