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四年二月,大盜神一魁在勾結套虜擊退圍困的官軍後。他又再次讓手下的眾多頭領四處鬧了起來,一時間保安周圍的府縣都有流寇的劫掠。
尤其是在保安縣南邊的鄜州和中部等地區,也出現了不少流賊的蹤跡。而西安府本地的土寇,也似乎收到了北邊同道的訊息,他們也趁機活躍了起來。
官府因為兵力不足,只好抽調大批鄉兵屯兵在四處進行圍剿。可是既無盔甲也無馬匹,甚至連供養他們的錢糧也沒有,如何能應付兇殘的流賊。
所以官府只能讓他們把守交通要道,期望能配合不多的官軍擋住不斷逼近的流賊,以保衛陝西最重要的西安府。
神一魁卻在此時展現出他的真實意圖,他帶著大隊人馬攻進了慶陽府的合水縣。
流賊部眾到了合水縣之後又分兵兩路,一路圍著慶陽府的合水縣,一路作為先頭部隊直衝慶陽府城。於二月十四日(戊午),先頭部隊趕著一些挾持的民眾,對慶陽府東門發起了進攻。(注一)
但是慶陽府軍民們並沒有選擇屈服,他們在慶陽府同知李含樸和推官馬一荀的帶領下,配合著官軍遊擊伍維藩對神一魁的部眾進行了迎頭痛擊,斬首五百餘級,極大鼓舞了守城居民計程車氣。神一魁的先頭部隊因為大意,遭挫後不得不選擇撤退。(注二)
戊辰(二十四日),神一魁帶著其餘的部眾趕到了慶陽府城下,對慶陽府再次發起了進攻。神一魁手下的逃兵悍匪十分善戰,再加上繳獲自官軍的大量火器,所以他們的攻城行動對守城的軍民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面對神一魁這名大盜親自抵達之後發起的攻擊,慶陽府的軍民雖然團結一致竭力奮戰,但是城中防守的軍民還是在神一魁的炮火下損失慘重。
慶陽府的陷落彷彿是已經註定的結果,但是神一魁卻在之後又暫時停止了進攻。他只是截斷了慶陽府城的水道,開始進行圍而不打。
原來神一魁終於得到了寧州官府人員的回覆,在之前的丙寅(二十二日),神一魁就派出了一夥使者衝向了寧州地界。沿途阻截的官軍或鄉勇,都在這群使者的衝鋒下潰散。終於殺到寧州城下的神一魁使者,向城內的官員傳達了他們希望得到招安的意願。
城內一名叫週日強的知州在收到請願後,表示願意向之後會趕到此地的三邊總督楊鶴轉達他們的意願。
完成任務的使者們在離開之前還要挾說,神一魁所帶的部眾缺糧,如果朝廷不盡快安撫,他們會先打下合水縣找糧食。之後朝廷信使若還是不到,他們就會不再顧忌直接打下慶陽府城。
三邊總督楊鶴在二十五日收到了慶陽被圍的訊息,於二十七日終於帶著手下不到三百人的總督標兵趕到了寧州。雖然人數不多,但是總督親至還是鼓舞了寧州城的軍民,穩定了城內的情緒,寧州知州週日強也在隨後向楊鶴傳達了流寇們的意思。
本來楊鶴還不知道包圍慶陽府城的賊寇是誰,現在終於知道是前段時間大敗官軍的神一魁。
無力鎮壓的楊鶴不得不考慮起了流寇的要求,如果能成功安撫好神一魁的部眾就能了結保安未結之局,還能收穫一大批善戰之士。
而這些接受招撫的流賊,也將成為自己努力恢復陝西秩序的重要力量。但是這事情畢竟不小,楊鶴還是需要從長計議。
在張孟金向神一魁提出招安的意見後,神一魁思索了一陣,也同意了他的想法。就一邊帶著部眾攻向慶陽府就食,同時又打聽清楚了三邊總督楊鶴的動向,向南邊的寧州傳達了自己的意願。
張孟誠就是這批使者的一員,只是因為官府人員的戒備,他們沒機會和朝廷官員直接展開溝通。
張孟誠沒有辦法,他只好在和同行的其他人給寧州送了一封信後,就趕回去給神一魁等人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