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矣,獨它肥矣,滋補其時矣。
“龍虎鬥”一菜,相傳始於上古時代同治年間,當時有個名叫江孔殷的人,生於韶關,在京為官。
回到家鄉後,醉心鑽研烹飪,一心想創制新名菜。
有一年,他做七十大壽時,親朋好友紛紛請他在大壽這天拿出一道誰都沒吃過的新菜,他因此反覆琢磨。
一天他正閉目養神,忽然聽到老貓在不停地叫喚,他睜開眼看見老貓正朝籠裡養的一條蛇張牙舞爪,籠中的蛇也昂首吐舌,似要向貓撲去。
江孔殷靈機一動,便想出了用蛇和貓製成新式菜餚給親友嚐鮮的菜式,並對親友道,“蛇為龍、貓為虎,二者相遇必有爭鬥,以名曰龍虎鬥。”
眾人無不嘖嘖稱奇,江孔殷十分高興。
飯後,一位食客道,“龍虎相鬥,龍勝於虎,何不請鳳相助?”
江孔殷深思片刻,便恍然大悟,領會了這位食客的弦外之音,“貓肉遠不及蛇肉味鮮,如能加上禽肉相配,其味就如錦上添花。”
然此人已飄然離去,不見蹤跡。
江孔殷以此食客為知己,詢問眾人,眾人竟不識得此人姓甚名誰。
親朋好友散去後,江孔殷採納此食客建議,精心烹製、不斷加以改進嘗試。
後來,一道以蛇為“龍”、以貓為“虎”、以雞為“鳳”的名菜“龍虎鬥”便初次誕生於世,又名“龍虎鳳”。
傳聞龍虎鬥成時,香飄十里可聞,那日的食客忽然出現。
江孔殷大喜過望,備二罈好酒,請他共品改進後的龍虎鬥。
食客微微一笑,只將滿罈好酒一飲而盡,道,“此菜,已有神韻,何必再品。”
江孔殷引為奇人能士,問,“敢問先生高姓大名?”
食客卻乘風而起,化青光而去。
江孔殷嚇得癱軟在地,恍覺自己遇到了神人。
這時,天空之上飄來那人的聲音,“吾名孔禮,有緣再會。”
於是,龍虎鬥之名廣傳天下。
此菜精工細作、配料多樣、並有奇鮮,但其卻並不複雜,可謂大道至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