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寶,精氣神。”
“界分三元,天地人。”
“修行之境,亦可分三重,如境界三等,皆可分上中下。”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化萬物,便是由此。”
金華山,青陽洞天之中,沈堯、安平、姬宏等人分坐席位。
精純的星輝凝於天穹仿若繁星,元機伶氣化作霧氣縹緲於地面之上,徐徐然恍如仙境。
一朵朵青蓮搖曳生輝,長出一方方蓮臺。
沈堯和姬宏等人就是盤坐在這些蓮臺之上,聽江生講道。
放眼整個青陽洞天,三千青蓮,不過只有寥寥幾朵盛開,恰好一人一位。
而江生,則盤坐幾人正中,一座飛鸞鎏金嵌玉明琅雲床託舉著江生。
青冠玄袍的道人坐的頗為隨意,面帶笑意,腦後那輪道果青光放出明滅之光,彷彿在闡述大道之理。
“修行有九境,上三境且不提,中下六境,練氣、築基、紫府,金丹、元嬰、化神。”
“其區分之別,便在紫府與金丹。”
“紫府者,乃吞吐靈氣,夯實道基以靈力重開紫府天門,而證得羽士,壽五百,可謂長生。”
“然金丹者,以精氣神三寶凝得金丹。金者,不朽也,丹之道,謂曰混元無漏。金丹,便是不朽道果之雛形,又曰大道之胎,可窺天地,初證神通。”
“自金丹起,便是踏入仙路,曆元嬰、化神,而證道成仙。”
“元嬰千五之壽,化神三千之元,雖不似仙,卻亦可稱陸地真人。”
“本座此番講道,只為闡述自身之念,把吾之理,講解於天地,告知與爾等。”
“然,爾等可學本座,不可似本座。”
“大道三千,人各有其志、其念,絕無同一之理,故不可盡學於我,觀之,思之,即可。”
雖說江生只是為了挑選一批可用之人,但江生還保持著基本的傳道理念,即傳道受業解惑,盡心而已。
沈堯和姬宏等人靜靜聽著江生的講道。
姬宏出身虞朝皇室,本身就對這些有一定理解,雖然虞朝皇室這些年教導的修行之術愈發偏向鬼道,但總體來言還有相似之地。
加上姬宏本身就有著紫府境的根底,理解起來並不難。
趙雁翎先前本就是金丹真人,能在如今這山海末法人間證得金丹的,即便是散修也有幾分本事。
加之趙雁翎被江生灌頂過,對江生的話也能理解。
但是對江生這些話理解最深刻的,還是沈堯。
不得不說,沈堯給了江生太多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