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漢子抱著孩童,引路進農莊。
剩下的漢子,左右、後面,跟著趙闕,生怕他是狡猾多端的賊人。
那扎著朝天辮的孩童,天真笑著問道:“客,讀過多少書?有沒有我們莊裡私塾的先生,讀書多?”
“聖人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趙某並未讀過萬卷書,也未走過萬里路,腳下的路與腹中的書,充其量只值幾文錢,更是跟私塾先生比不了,先生教書育人,功德無量。”
趙闕笑著說。
抱著孩童的中年漢子暗道,畢竟是讀書人啊,說話就是好聽,比莊裡大字不識一斗的漢子跟女人們,說話好聽的不知多少。
孩童霎時苦著臉:“爹爹,大哥哥這麼大的年紀了,走了那麼那麼遠的路,讀的書都只值幾文錢,孩兒不想讀書了,孩兒想去賺錢!”
中年漢子一巴掌拍在孩童的屁股上,拍的孩童哇哇大叫。
“爹爹為何打孩兒?!”
中年漢子說道:“先生說的話,都被你這頑皮蛋丟到腦後了,你現在仔細回憶回憶,先生說因何讀書?”
孩童把下巴抵在爹爹的肩膀上,好生想了想,慢慢說道:“爹爹,先生說過的言語太多了,孩兒真的認真想了下,應該是先生說的這句!
‘聖人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趙闕微笑著聽著孩童字字清晰的吟誦聖人經典。
一字不差!
中年漢子聽後,反問道:“你覺得對嗎?”
孩童又仰著小腦袋望著冬季的天空,朝天辮被風吹的搖擺:“既然是先生說,這是聖人留下來教化萬民的經典,自然是對的。”
“不,我是讓你自己說,你念誦的這段經典是不是關於‘因何讀書’的回答?”
中年漢子詢問。
孩童看著趙闕,揉著屁股,頓時不哭喪著臉了,嬉笑道:“孩兒當然認為,這段經典,當然是回答爹爹的問話啦!”
趙闕暗笑,人小鬼大,孩童知曉他的爹爹目不識丁,方說的言之鑿鑿。
中年漢子停下腳步,問趙闕:“先生既然是個讀書人,敢問先生,小子說的對不對?”
趙闕作揖道:“在下身無功名,不敢被稱為先生。“
中年漢子一笑,尋思著,這年輕人實在會說話,把人心說的暖烘烘的,稍後將他帶回家中,順便炒幾個菜,跟他喝幾杯,反正這麼久沒喝酒了,婆娘肯定同意。
趙闕看向純真的孩童,笑問:“你長大後,想做什麼?”
這下孩童可苦惱了,他有許許多多的夢想,比如,長大後開家鋪子成為掌櫃的,他見城裡的掌櫃來莊裡收農貨,可神氣了,又想成為曾到過莊裡講話本的說書先生口中的大俠,一點寒芒過,千里快哉風,還想跟先生一樣,成一位私塾裡的教書匠,為一代接著一代的孩子,傳道受業解惑……
孩童想了許多許多,情緒都有些低落了。
快到家門口時,方才看著趙闕,認真說道:“大哥哥,我想跟私塾裡的先生一樣,教許許多多的孩子學習道理,為他們鋪下人生路。”
趙闕吐出一口氣,對孩童刮目相看,“好一個鋪下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