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不要因為白天的一次勝利就得意忘形。
白天只是日軍輕敵,加上兵力不足,才被我們擊敗。
我們能否活著堅持到勝利,得靠接下來一段時間的戰況。”
“根據各方情報,我們正面的日軍是第13師團第65聯隊以及山炮兵第19聯隊。
但是日軍的兵力不只有這一點。
在我們的北面,有著日軍第58師團,南邊可能還有第13師團的第104聯隊。”
“第58師團是個丙種師團,裝備差,兵力少,我們只需要不讓他們從北岸渡江過來偷襲就行。
主要的敵人還是日軍第13師團主力。
雖然我們的裝備是好,但我們人員是劣勢,又處於包圍之中,非常被動。”
機場的一處地下指揮室裡,蔣自強召集起三個傘兵營長、一個炮兵營長、14師的林營長以及198師的那個連長商討接下來的戰鬥怎麼進行。
就連第十軍派的突擊隊的孫副團長也在。
而劉參謀卻是跟著那位孫參謀長返回西岸去了。
“不如主動出擊,打垮日軍。”新任的一營長蘇英大聲提了一個建議。
“我們總共兵力就三千餘人,日軍是我們的數倍。
若是在太平洋戰場上那樣,我們自然無所畏懼,可以一直推進。
但是在這裡不行。
作為友軍的第十軍自保有餘,進攻乏力。
其他的援軍距離衡陽都還有一定距離,而且我們目前能依仗的援軍其實就74軍的58師和100軍的19師。
151師、157師和194師是指望不上的。
可日軍呢?
僅僅是衡陽這邊,就有第13、58、68和116四個師團,外圍還有第3和第40師團在攔截我們的其他援軍。
我們或許是可以擊潰日軍第65聯隊,甚至是104聯隊,但是損失會有多大?
就算是擊潰這兩個聯隊,我們能改變衡陽的局面嗎?”
聽到蔣自強一連串的反問,蘇英也不禁沉默。
在場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