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賈南風與寧冱二人追出王府,略微鬆了口氣的高守看著被元夕打得破破爛爛的屋頂,狠狠地啐了一口,去他孃的!
高守現年四十有二,擔任王府護衛統領已有五年之久。
他是寒門出身,爹孃只是老實巴交的種田人。
高守自小長得就比同齡孩童高大,與小夥伴們嬉戲之時,他從來都是帶頭的那一個。
自小,他就喜歡這種帶頭的感覺。
隨著越長越大,跟著他一起打鬧的夥伴們越來越少,一個個的都隨爹孃扛起鋤頭,開始學著用稚嫩的肩膀扛起身位家中一員的責任。
可高守不喜歡這樣,他不想自己成為自己的爹爹,然後他的兒子,再成為他。
可他也只能不喜歡而已。
因為他們老高家,世世代代都是種田的。
他的爹孃很嬌慣他,可這種嬌慣,在這個少有餘糧的家中,最多就是將家中僅有的好吃的,給他多吃上一口而已。
老高家姓高,除了他高守,祖輩上就沒有出現過個子高的人。
至少莊子裡的人都這麼說。
高守的爹爹和他孃親差不多高。
好在高守長得像他爹。
在他小的時候,孃親對鄰里常愛說的一句話就是,看我們家的海柱,將來肯定會有出息。
海柱,是高守的小名。
而“守”這個名字,是他爹爹從族長那裡求來的。
高守的爹爹也不知道這個名字有什麼含義,也不好意思問族長,就拿著族長寫好的字回家了。
莊子上的人,除了族長家裡,其他人也就識得自己的名字而已。
聽高母這麼說,一起坐在樹下納鞋底的婦女們就笑了笑,誰不是看自家娃兒有出息。
有位婦人捏著針在頭髮邊輕蹭兩下,停下手中的活計,看向高母笑言,就是再有出息,還能出了咱們莊子去?誰家娃兒將來不都得輪著鋤頭種田去?我看你家海柱娃兒太野了,將來可未必是個好莊稼把式。
又有人接過話茬,要說這海柱娃兒,長得確是人高馬大的,比我家牛娃高出大半個頭了,都是吃這田裡的米長大的,咋你老高家的米就那麼養人呢?
高母看著帶著一眾孩子亂跑的兒子,滿眼是幸福。
在高守十六七歲的時候,身強力壯的他被拉去當徭役,任憑他娘怎麼哭也不管用。
家中就兩個男人,高守不去,就得他爹去。
地也種不好的高守就自告奮勇,不管哭成淚人的孃親,離開了莊子。
可能真的是他時來運轉,軍中需要補充壯丁,從他們這批徭役中挑人,高守就這麼輕而易舉地進入到了軍中。
二十多年的打拼,他憑藉著自己努力與運氣,終於熬成了王府的護衛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