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張府門前,闞畫子剛要拍門,聽得旁邊有動靜,便轉頭看去,只見一個蓬頭垢面的乞丐帶著一個小乞丐慢慢湊了上來。
闞畫子沒有認出這個曾經萍水相逢的乞丐。
終於盼到了那人來了,蘇乞兒心中反倒有些膽怯,畢竟自己曾將此人當成了乞丐,再這麼上前,稍顯唐突。
抓了抓頭髮,用亂髮擋住了半張滿是汙跡的臉,蘇乞兒拉起身旁的姚狗兒,向張府門前慢慢走去。
姚狗兒也是個小機靈,見先生拉自己上前,就明白先生是什麼意思了,到了闞畫子跟前,不容蘇乞兒開口,姚狗兒就一下子跪在闞畫子腳下,不斷地磕頭道:“大爺行行好,我都好幾日沒吃飯了,就快餓死了,可憐可憐我,給口吃的吧!”
姚狗兒磕頭的方式是蘇乞兒教他的,將雙手疊放,磕頭的時候額頭磕在手背上,這樣省的將額頭磕破。
手上的動作也要有,要用手掌心敲地,弄出的聲響越大越好。
此外,手背上要有些泥巴,這樣額頭沾了泥巴,就像是磕在地上了。
闞畫子皺了皺眉,伸手入懷中,掏出錢袋子,從裡面摸出幾文錢來,沒有扔在地上,而是遞向蘇乞兒,嘆聲道:“快讓那孩子起來吧,小小年紀就遭此苦難,倒是可憐。”
倒不是闞畫子吝嗇,捨不得多掏些錢,而是他心中清楚,幾文錢的善意有時候要比幾兩銀子的善意更有用。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索取得多了,就會惦記著多要些,久而久之,甚至會忘了別人在其苦難時伸出的那把援手。
甚至還會譏諷曾經給予他善意的人,沒有你那點東西,我還會餓死不成?我要是你,都不好意思給。
可他心中卻忘了一點,別人憑什麼給你?給多給少又如何?
憑什麼?
曾經讀過書的蘇乞兒始終記著一句話,人,要懂得感恩。
在這個鎮上,但凡給了他一口吃的的人,他都會記在心裡,不管別人語氣如何,有沒有嫌棄他是個乞丐,只要他受了恩惠,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也許這輩子就這樣了,可他不會因為不能報答他人而忘了他人的好。
沒有像往日那般,收了錢跪地感謝,蘇乞兒先扶起磕頭的姚狗兒,讓其站在自己身後。
姚狗兒不知道先生何意,從蘇乞兒身後探出半個頭來,打量著闞畫子,更是心中奇怪,先生為何不收那人給的錢呢?
闞畫子一愣,將攤開的掌心一握,笑問道:“怎麼?嫌少了?”
蘇乞兒搖了搖頭。
若是闞畫子不掏出那錢,又或者將錢扔在地上,他也就認了,將心中的故事爛死在肚中,不敢再有任何奢望。
可闞畫子沒有。
蘇乞兒心中燃起一點希望之火。
他正了正一身破舊的長袍,又微微側身,攤開雙手,向掌心吐了口吐沫,雙手輕搓幾下,十指微張,順著前額將蓬亂的頭髮向後捋了捋。
不少頭髮已經打了結,他捋得有點吃力,甚至因此漲紅了臉。
當他認命成為乞丐那天起,就沒再紅過臉。
可今日在這位先生面前,他不想當蘇乞兒,他做回讀書人,蘇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