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殿後殿,充斥著嚴肅、緊繃、冷漠的氣氛。
劉辯坐在椅子上,面無表情,目光來回的在荀彧,曹操臉上掃動。
兩人皆是低著頭,默默無聲。
事情的發展,超乎了他們的預料,使得他們也感覺到了危機,忐忑不安的緊張起來。
劉辯神情怪異,似有著濃郁的不解,道:“朕,朕的不能理解。不就是一個笮融,怎麼就演變成現在的局勢?張遼手裡有三萬精兵,全力招募之下,不說十萬,五六萬至少是有的,怎麼就一敗塗地,不得不退入青州!?”
荀彧沒有說話,老成的臉上都是凝色。
向來鎮定自若的丞相,這會兒也慌亂了起來。
曹操想說話,但劉辯又開口了,道:“劉備率軍兩萬進攻彭城,怎麼就被擋回來了?彭城並無堅固大城,笮融的主力又在琅琊郡與張遼對峙,他是怎麼抵擋劉備的?二位卿家,朕,真的十分困惑!近半年到底發生了什麼?怎麼就到了這種地步!?”
曹操等了一會兒,見劉辯不再質問,這才出聲道:“陛下,笮融的兵馬,是他多年蓄養,其中,或許有來自袁紹、劉表以及袁氏、董卓等餘孽的相助。”
劉辯雙眼眯起,語氣冷冽,道:“不過一群殘兵敗將?就能勢如破竹的攻破徐州?朕、朝廷這麼多年苦心孤詣的謀劃,就是一張紙,別人一口氣就能吹倒?”
曹操低著頭,沒有說話。
事情發生的不算突然,但確實又出乎意料,大漢朝廷,感受到了與黃巾軍當年相似的威脅,或者更為嚴重。
這一次的叛亂,沒有黃巾軍那般聲勢浩大,攻州掠縣,可也在大漢四處掀起風波,蟄伏了七八年的叛逆們,紛紛從黑暗巢穴湧出,在四面八方出擊,使得大漢朝烽煙處處,危機四伏。
在這方面,曹操作為大司馬,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
劉辯看著兩人,神情平淡,道:“說吧,有什麼應對之策?”
荀彧故作思忖片刻,抬起手,道:“陛下,平亂之所以不成,主要是無人統帥,主次不明,臣請加右司馬劉備為武威將軍,統帥各州平亂兵馬,一舉剿滅叛亂!”
“效仿皇甫公事嗎?”
劉辯神色沉吟,道:“只是,他能否擔當重任?”
劉備給朝野最大的印象是‘仁德’,而不是什麼軍功,縱觀他的軍旅,到現在為止,勝少敗多,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
荀彧也有所遲疑,但總不能再放曹操出去,道:“陛下,各州總歸是心向朝廷,痛恨叛亂的,只要有人為帥,統籌得當,剿滅叛亂,只是時間問題。”
劉辯沉吟著,點點頭,道:“那便如此吧,大司馬,你來安排。”
曹操神情不動,道:“臣領旨。”
劉辯臉上這才放鬆一點,目光依舊沉凝,心事重重。
曹操觀察著劉辯的表情,道:“陛下,南方有訊息了。袁紹攻破了交趾,正在回師揚州。”
劉辯雙眼眯起,盯著曹操,道:“這麼說,袁紹很快也會摻和進來?”
“是。”曹操平靜的道。
荀彧卻有些沉不住氣了,道:“陛下,孫策已死,孫權年輕,怕是壓不住吳郡的那些三代老人,他制衡不了袁紹。加上笮融,若是袁笮合流,不止是吳郡,臣擔心,豫州也將危險。”
劉辯眉頭狠狠一挑,道:“局勢壞到這種地步了?”
豫州與司隸、兗州相鄰,一旦豫州被所佔,對大漢朝廷來說,將是致命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