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城。
姬發上次兵臨城下之後,殷商的上層貴族,幾乎跑光了。
從帝辛的角度來看,他當大王和做人都很失敗,但對於沒有了實權貴族的殷商,卻是重新擁有了活力。
資源是固定了,但是分配卻不是固定,再次分配讓此時的普通人得到了極大的好處。
沒有了實權貴族後的殷商,卻也是陷入了混亂。
統治國家,無非兩條路,人治和法治。
在知識壟斷的這個時代,泥腿子連字都不認識,想要搞人治明顯是不靠譜的。
王明只能連夜設立【稷下培訓班】,快速的培養出了一群懂得法律和管理之法的官吏。
伴隨【稷下培訓班】出現了《韓非子》等法家經典,瞬間開啟了王明的格局。
在之後的額時間裡面,總有一個個不知哪裡冒出來的大賢。
於是在朝歌城這個地方,出現了思想大爆發的現象。
法家、儒家、兵家、名家、墨家·······
各種各樣的思想學派也在這過程之中出現了。
朝歌城的人才太多,多的【稷下學宮】的學生根本用不完。
一個個學得屠龍術的學子,哪裡甘心就此默默無聞?無法大施拳腳,實現心中的抱負?
就出現了大量走出朝歌,投靠其他諸侯王的學子。
起初大家還有些忐忑,害怕王明會阻止,後面漸漸發現王明根本不理會他們的去留問題。
然後,
天下就更加的混亂了。
一個個舊時代的諸侯王,哪裡能一眼看穿新套路,新思想。
各種各樣的思想在諸侯國當中紮根,綻放出不一樣的花朵。
···························
無名洞窟
王明主體意識的隱居之地。
盤坐在土石打造的座椅之上。
王明眸子看著手中散發著濃郁功德金光的《易經》。
“五年了!我這五年的辛苦沒有白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