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她負責機緣,大司命負責因果。
兩千多年前,燭龍插手人魔之間的戰爭,派應龍斬殺蚩尤,蚩尤部族兵敗,退居九黎。
在無數個機緣線中,玉茯苓看到了另一種可能——蚩尤若是勝利,會在不久的將來統一整個人界,人世間再無大規模的戰爭。
由於燭龍的干預,蚩尤敗了,炎黃二帝死後人界會迎來長期的分裂割據,人和人、人和魔之間大大小小的紛爭不斷、死傷無數。
且蚩尤的怨念與日俱增,怨念化為檮杌,檮杌的野心比蚩尤更甚,恐有生靈塗炭之禍。
燭龍自責犯下過錯,來到天機閣,要求玉茯苓和大司命修改機緣和因果,阻止檮杌誕生。
這要怎麼改,讓玉茯苓和大司命犯了難,蚩尤死已經成了定局,這便是因,檮杌因蚩尤而生便是果,已無力迴天。
燭龍便將計就計,耗盡靈力佈局好一切機緣和因果,也因此遭到反噬身歸混沌。
在燭龍看來蚩尤的孽債應由其子孫來還,魔王玄霖與天命大煞之人成婚誕育天下唯一的半魔,再由半魔封印檮杌是唯一的辦法。
玉茯苓親眼看著玄霖和覃念思的機緣線交叉,他們相識、相知、相愛,卻是一場精心的安排,他們的結局早已註定。
她終是於心不忍,黯然下界,就這樣在人世間流浪了數百年。
後來發生的一切果真朝著燭龍設定好的方向發展了,然而卻中途生變——
莫染會被松鶴道長逼死,世上再無半魔。檮杌將踏平人間殺光所有人,創造一個只有魔的世界。
玉茯苓不清楚燭龍或是大司命用了什麼辦法改變了莫染身死這一結局。
直到她聽說扶桑替一個半魔擋下天誅,她便明白了,就算沒有她掌管機緣,命運的輪盤也不曾有一刻停歇。
在天命面前,他們這些自詡強大的神一樣毫無辦法。
扶桑愛莫染,前世今生,他愛她愛到了骨子裡。
但是,愛是這世上最不可控的變數。
即使在三生石上刻上雙方的名字,也不一定能強求一個人愛另一個人愛到不顧性命、付出所有。
玉茯苓猜想燭龍可能是在賭,毫無疑問,他賭贏了,他利用扶桑對莫染的深愛達到了封印檮杌的目的。
人世間就像巨大的棋盤,每個人都是棋子,為了所謂的凡間安定,就連神也逃不過被擺佈的命運。
大司命曾嘲笑玉茯苓:“真搞不懂你同情這些人做甚?你和扶桑一樣愛心氾濫了?凡人有輪迴轉世的機會,人生總有缺憾,大不了重頭來過。”
玉茯苓明知故問,只想反駁他:“那魔呢?可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大司命啞然,沉默了一會兒,奪過她手裡的機緣線,生怕她一時衝動做出有違天意的事,“我們神也沒有重來的機會,你的神籍來之不易,你不要作死!”
她未置可否地笑了笑,心下無奈。
人人都說站得高看得遠,她不這麼認為,看得多了心累,還不如什麼都不知道來得無憂無慮。
風詣之找上她時,她毫不猶豫地答應幫忙,這一次,她要試著逆轉天意,她就不信風詣之對岑暮曉刻骨銘心的愛感動不了無情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