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周身散發著一種聖潔的光芒,目光慈悲而溫柔,靜靜地注視著餐桌旁的眾人,似乎想要用自己的善意去化解即將爆發的風暴。
再看餐桌下方,一個年幼的孩子抱住葉寒的大腿,手指顫抖著指向外國老人所在的方向,而葉寒的另一隻手上竟然握著一把烏黑的手槍,黑洞洞的槍口閃爍著寒光。
海報的設計有點像那幅名畫《最後的晚餐》,桌上大家推杯換盞,可每一個動作以及桌下的細節,都透露了他們的不簡單。
如此一來,這場看似尋常的盛宴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驚心動魄的陰謀?
再結合歌曲來聽,這首歌變得更玄妙了起來。
葉寒的歌聲在復仇的快意與懺悔中徘徊,似乎存在糾結的矛盾中 。
“我們每個人都有罪。”
“犯著不同的罪。”
“我能決定誰對。”
“誰又該要沉睡。”
此時此刻,聽眾們似乎都成了故事中的主角。
也許是人性的複雜在作祟,他們開始懷疑自己。
像是被什麼東西刺激到了靈魂,渾身顫慄起來。
到底誰才是心懷鬼胎的那個人,或者說,這是誰和誰之間的紛爭仇怨?
很快,前半段歌曲結束。
女高音開始吟唱聖歌。
緊接著,五聲急促的槍響驟然響起。
原本以為自己快到達天堂的聽眾被嚇得一個激靈,又清醒了過來。
熟悉的聲音又開始歌唱。
等副歌高潮過去,再次爆發出一聲槍響。
歌曲從這裡開始變調,升高,像極了剛剛女高音唱聖歌的調調。
氣氛越來越緊張,帶著一絲歇斯底里的沉重。
最後,前奏讓人毛骨悚然的尖叫又開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