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後的時日之中,劉榮便是遵循老爹的命令,代政監國。
有此前的經驗,劉榮此時處置起政務來,雖不能說是得心應手,倒也做的不錯。
而天子劉啟的是病,卻也是時好時壞,劉榮不管是有多少事要做,卻是堅持日日到未央宮中去向老爹問安。
更是時常到高廟去,長跪在高皇帝劉邦的神位之前,為老爹祈福。
而此後,宮中卻是傳言,太子殿下對陛下真是孝順,更還有人說,太子殿下至孝,也只有先孝文皇帝可與其比之……
只不過,時日過得還是非常快的,感覺還未過多久,九月的最後的一日便悄然而逝。
十月的第一日,便是到了漢歷的新年了。
但,此時天子重病在身,使整個漢家皇宮籠絡在一層陰雲之中,完全是沒有一絲要過年的感覺。
按常理而言,在此時,每年新年,上至皇室,下至公卿列候,再至尋常百姓,都會給自己家換一塊新桃符,用以驅邪鎮鬼,祈福神明保佑。
大街小巷,也應該能夠聽到噼裡啪啦的竹子爆裂之聲。
而此時的長安城,卻是十分的安靜。
且劉榮早已是下令,此次過年,太子宮中一切從簡,太子宮中之屬臣,劉榮也不準其拜什麼年。
只不過,除去舊桃換新桃的習俗還是要做的。
劉榮是親自從王聲呈上來的托盤中,拿出了一塊桃符,釘在了畫堂殿外。
此時這桃符之上,所雕刻的當然不可能什麼秦叔寶,尉遲恭。
而是神荼與鬱壘,據說,這桃符上的圖案,就是遠古時期黃帝派來統領遊蕩人間群鬼的兩位神將——神荼與鬱壘的化身。
中便有言之:“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魅。有形,故執以食虎”。
釘完了桃符,劉榮當即便是驅車,入宮而去。
見到天子老爹之時,劉榮當即便是跪地行拜禮:“兒臣恭問父皇安”。
“朕安,太子起來吧”。
老爹此時的身體,比起此前卻是已好了不少,在侍從的攙扶下,還是能到殿外走動的。
只是面色看上去,蒼白無力。
而劉榮則是當場是落下淚來……
天子劉啟見此是問道:“今日新年,太子有何哀傷矣”。
“父皇恕罪,兒臣是見父皇病情還未痊癒,卻不能代父皇受苦,此是兒臣之罪也”。
說完更是重重的叩了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