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清朝的鹽商群體除外。
且自古便有一句老話說的好,民不與官鬥,不管是再怎麼有錢,富可敵國的商人,其社會地位卻是一定的。
然若是皇帝天子看哪個商人不順眼,其立時便要倒大黴。
明朝的沈萬三,便是一個活生生例子,想要去跪舔一下朱元璋,這才想出來了個主意,去修什麼金陵城牆。
然馬屁沒拍好,拍到了馬蹄子上,最後被老朱流放到了雲南去…………
卓家能有這一份家業,與卓家的經營當然是離不開關係,然最為重要的一點,當然便是漢家推行的經濟政策。
若是朝廷什麼時候,收回了召命,這卓家立時便要玩兒完了。
固此而言,這便是卓王孫,比時最擔心的事。
漢朝,是一個對商人豪強,沒有一絲好感的時代。
在蜀郡這麼多年中,卓王孫可是一直致力於與蜀之太守搞好關係的。
然想要保住自己的家產,僅僅是依靠太守還是不行。
然太子劉榮要選秀的訊息,就在此時傳到了蜀郡來。
卓王孫聽聞訊息之後,便是雙眼直冒光,這不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嘛,若是將自己的女兒,嫁給當今太子殿下,那卓家的富,自然是就可將卓家自然是便可富貴,此前只是富而不貴,或是成功了,那便是既富且貴了。
而卓王孫,所要尋找的人,自然便是其家中還未出嫁的小女兒卓文君了。
過了半個多時辰,這才有家奴,又回來報信,“家奴,我等已找到小娘了”。
如此一來,這卓王孫才算是放下來心來。
不過須臾,便是見到一生的亭亭玉立的少女,從一處款款走來。
“女兒見過父親”。
“我兒總算是回來了”。
…………………………………………………………………………
而就在當夜,卓王孫,便是與卓文君說起來自己的計劃。
然卓文君聽聞之後,卻是並沒如何反對,只是說,“女兒難道這就要隨著父親到長安去不成”?
“我兒勿急,為父,打算先到長安去一趟,倒是時此事再做決斷”。
未過幾日,卓王孫便是坐上了車駕,而往長安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