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龍軍擁有不俗的戰力,可以用以支援梓潼關。只是軒轅定肯定是不願意交出來的,這都得看今日大朝會的結果了。
龍鳴殿中,軒轅定正襟危坐,明衡腰跨長劍,坐於金椅之上,一副鐵面威嚴的模樣。
“陛下!北夷大軍入侵梓潼關,守關將軍馬柏年連發三封求援信,懇請陛下派大軍馳援!”往往開頭打破沉默的都是小人物,兵部一個忠於明氏的小官率先開口。
“來了!”軒轅定暗道。
一場明氏與大夏皇室的博弈即將展開。
“哦?顧大人是兵部之人,自然知曉這抵禦外敵的重任是交給了中山王,朕對此等事完全不懂,請中山王決定吧!”軒轅定開口說道。
“陛下,中山王手下大軍已經派往河西走廊,與巫夜國交戰正鼾,根本抽調不出來!還請陛下以大局為重,向梓潼關派遣兵力支援!”
軒轅定看著明衡,開口說道:“中山王,你無兵可派了嗎?”
明衡未說話,只是板著他那一副臉,氣氛一度壓抑了起來。
這時,一個禮部的官員出列,開口說道:“中山王在寧都有五萬精銳,怎麼就不能調往梓潼關?”
軒轅定看了那官員一眼,露出了讚賞的眼神,這話他也很想說,但是卻不敢說,說了就等同於要跟明衡撕破臉皮。
這個禮部的官員是暗中忠心於大夏皇室的為數不多的官員之一,今日的大朝會根本來不及與他們通氣,但是他們卻很聰明領悟到了他的想法。
那顧姓官員出口反駁,“寧都城外的五萬大軍是保寧都安寧,豈可輕動?”
“笑話,守護寧都安寧自有巡城司,中山王城外大營的五萬精兵,完全可以抽調過去增援!”那禮部官員說道。
所有人的目光轉向明衡與巡城司都統楊武,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他們兩人之中總得有人開口。
楊武從百官之中走了出來,朝軒轅定行了一個禮,說道“陛下,巡城司只負責巡城以及保衛城門安寧,如若有敵軍進攻寧都,自然可以守護城門,但寧都畢竟已經千年沒有戰事,巡城司計程車兵也就沒有軍隊守城那麼穩妥。所以,臣認為,城外的五萬大軍仍舊不能調動,請陛下三思!”
“寧都哪裡來的敵人?從天上飛來的嗎?”軒轅定很想出言反駁,中山國將他明氏的精銳分佈在寧都周邊各個重鎮,根本就不可能有敵人。
但是話始終是咽在了嘴裡。
巡城都統楊武,也就是寧都楊氏是忠於明氏的,擺明了他們已經通了氣,不會去動這五萬精兵。
“楊都統此言差矣,現在除了巫夜國與北夷,誰還會進攻到寧都來?所以寧都自然是無憂的,只要守住梓潼關,北夷的另外三路大軍進攻的方向是北蒙王駐守的冢遊關,密州道,地龍司駐守的山海關!以北蒙兵鋒之盛、地龍司之勇,必讓北夷折戟而歸!”
那個禮部的官員似乎對此做了許多功課,說得頭頭是道。這話一說獲得了軒轅定高度讚賞的目光,楊武一時間臉漲得通紅,不知該如何反駁!。
“你……你知道什麼……”楊武十分生氣地斥責,卻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
這時,明衡起身,緩緩朝著那個禮部官員走了過去,他沉默著沒有說話,雙眼卻流露出一絲陰沉的光芒,每走一步,都令那禮部官員感到萬重山巒壓在他的身上。
“這位大人,怎麼稱呼?”明衡停在他的面前,淡淡地開口問道。
“下官禮部議書郎秦垣!”
“哦~原來是秦乾那個老不死的,的兒子啊!我說呢,怎麼蠢成這副模樣,原來是遺傳啊!”明衡露出一絲恍然,“既然你從禮部之事,自當做好自己本職,國家重器,帝國帝都之安危,豈容你一小小五品議書郎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