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李伯禽大感羞愧,原來阿郎早已知情,他臉憋得一陣通紅,最後只能輕聲道:“吾只是不想像阿弟那樣,阿郎不授任何武藝,故才。。。如此,阿郎恕罪!”
李白聞言不禁一聲長嘆,轉頭望向李天然低聲道:“頗黎,其實汝如此聰慧,也應該知道阿郎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當年汝的爺爺李客,就是身懷絕技,故而將國之大任抗於自己肩上,結果到頭來還是落得個顛沛流離、不得返回故土的悲慘結局;再說吾自己,十四歲仗劍闖蕩江湖,可如今五十有餘,又能落得什麼好?臨了只是無盡的事端,連安生日子都不可得。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一旦你強大了,即便汝不四處樹敵,那其他人也會把你想成假想敵,構陷、迫害,巴不得汝一死才能安心。阿郎之所以不授汝等武功,無非就是如此,吾希望你們過得簡單些、快樂些,少些恩怨,多些自在!人生短短數十年,何必浪費時間去爭取一些虛無的東西,倒還不如活在當下!”
李天然聞言當即跪地,聲音有些哽咽道:“謝阿郎教誨,頗黎心裡明白,頗黎從未怪過阿郎。”
李白聞言也是淡淡一笑,伸手摸了摸李天然的頭,一臉慈祥道:“吾就知道汝能明事理、懂得阿郎心思!”
李天然抬手擦了一下眼角,著急問道:“阿郎,這些事都姑且不提,吾就想問問這些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阿郎到底去了哪?又是被何人所傷?”
李白的目光突然變得敏銳,沉思了片刻,終於低聲道:“吾等面臨的敵手實在是強大,所有的事都在他的精心計劃之中,他佈局的這一盤棋很大、用時很久!”
李天然連忙追問道:“阿郎口中的敵人到底是誰?白麵人嗎?”
李白突然笑道:“到底是誰,明日一切都會水落石出了,也只有等到明日才能真正揭開這一切,此事若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聖人與旁人是絕不會相信的。。。眼下還是好生歇息吧,為明日的硬仗作準備!”
“咣”!太子將手中的茶盞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頓時碎了一地。一旁的李泌和郭子儀還從未見過他曾幾何時發過這麼大的脾氣,不禁被嚇了一跳,一時間誰也不敢言語。
太子惡狠狠地說道:“沒想到他安慶緒居然打敗了那個吐蕃國的妖僧!如此一來他在聖人面前的威望豈不是更高了?在眾人眼裡不就真成了英雄了?”
郭子儀聞言連忙跪地,謝罪道:“回稟太子殿下,都是末將無能,手下將士未能立功,請太子降罪!”
郭子儀屈尊下跪,一時間太子也不好再多說什麼,連忙上前扶起了郭子儀,然後緩了緩語氣說道:“一場莽夫間的比試輸了不算什麼,只是。。。可恨那安慶緒居然在聖人面前力薦還政於右相!此事實在可氣!”
“什麼?居然會有此事?”郭子儀顯得有些不可思議,“其父安祿山一向與右相交惡,此事卻為何讓其子入京保薦呢?”
沒等太子答話,李泌當即冷聲道:“這安祿山能立於世,從來靠的都是左右逢源,眼看聖人有心於右相,他也剛好做個順水人情,一面順應了聖人之意,一面又示好右相,為日後的冰釋前嫌做好準備!”
郭子儀聞言,當即憤憤道:“此等蛇鼠小人,實在不足掛齒!太子殿下,吾等接下來如何行事?”
太子聞言只能嘆息道:“事到如今,吾等又能如何?明日聖人封聖已是定局,現在看來也只能見招拆招了!若是聖人明日真下令還政於右相,那吾等據理力爭便是,看事情是否尚能有轉機!”
李泌眉頭緊鎖,低聲道:“吾這就去連夜奔走同僚,明日沆瀣一氣,若是事情到了那個地步,東宮所屬絕不答應!”
郭子儀拱手說道:“軍中亦是如此!末將這就前去連夜準備此事!”
太子點了點頭,沒再接話,李泌與郭子儀當即轉身告辭,出了東宮,開始連夜奔走。
華清宮內的聖人早已是喝得酩酊大醉,一為今日擂臺之事高興,二來更是為了明日封聖之事興奮不已!於是在眾宮女、宦官簇擁下回了寢宮。
寢宮側殿的迴廊上坐著一女子,容貌絕美,眼神中卻有一種莫名的哀傷,正是那楊玉環!她正靜靜地仰望夜空,身後卻突然想起了一個輕柔的聲音:“太真,一切可還安好?”
楊玉環扭頭望了去,看清了來人,不禁冷冷笑道:“安好?汝不曾聽聞‘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