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打算放了公叔痤,放低姿態,這樣魏國就沒有出兵的藉口,再借公叔痤的人情,向魏國割地、求和,贏得猥瑣發育的時間。
嬴渠梁此舉無疑是正確的選擇,但在很多人看來他是“懦弱”,喪權辱國。
為此,嬴渠梁的處境一度非常艱難,很多人不理解他。
好在太后深明大義,關鍵時刻撐了兒子一把,嬴渠梁的計劃這才得以實施。
在這期間,商鞅也出來刷了一把臉,畢竟是雙男主,不能緊著嬴渠梁一個人秀。
而商鞅此時的地位太弱,暫時還攪和不進兩國之間的交鋒,於是,他就來了一個單騎救師。
他向秦國提了一些建議,和嬴渠梁不謀而合,青山松柏CP第一次會面。
除此之外,商鞅的飯量也震驚了不少秦國人,連咥三盆藿菜疙瘩湯。
嬴渠梁放下自己的第三個空盆,彷彿找到了同屬乾飯人的知音……
秦國的劇情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魏國高層的互相博弈。
彼時的魏國,有魏文侯、魏武侯兩代留下的豐富國力,又有賢臣名將輔佐,是當之無愧的天下霸主。
魏惠王更是和齊威王來了一個“徐州會盟”,互相相王,也是繼春秋吳、越、楚之後的諸侯王。
相比於其它只敢自稱公侯諸侯國,魏惠王算是周天子之下,天下身份最尊貴的人。
然而人的野心是不會得到滿足的,魏惠王當了霸主之後,就開始向更高的目標攀登。
一統天下,成為魏天子。
虛弱的秦國在魏惠王看來,就是自己統一天下的第一塊墊腳石。
魏國大將龐涓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也一力主戰,滅秦富魏。
面對激進的魏惠王和龐涓,公叔痤的政見就比較保守了。
他認為秦國雖窮,但銳氣不失,強行拼吞併,會引起激烈反抗,就算真滅了秦國,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得不償失。
所以公叔痤主張,步步蠶食,一點一點的削弱秦國。
動用各種手段打擊秦國的國力,把秦國削弱到一度程度,再一舉滅秦。
特別被秦國放回來之後,親眼目睹了秦國上下一心,新君嬴渠梁寬仁堅毅,才能不凡,更是不主張冒然攻打秦國。
於是,龐涓和公叔痤就連番面見魏惠王,兩人說辭各自有理,魏惠王左右搖擺,但是終極沒有忍住滅秦的誘惑。
更不用說,龐涓給他出了一個妙計,聯合其他五國共同攻秦。
雖然難免要讓出一些利益,但是也能減免滅秦的損失,等秦國滅了,魏國沒有西邊的威脅,也方便搞事。
魏惠王大喜,馬上按照龐涓的計策,通知其他五國聯盟。
六國分秦,秦國局勢更加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