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起,武俠文化就在華國盛行,其中,影視是武俠文化發揚光大的最大助推劑。
無數人的童年,是伴隨著電視裡的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長大的。
那個時候,也是武俠影視最輝煌的時期,萬人空巷,影史留名,各種吊打其他題材影視,捧紅了無數的藝人。
現在國內老一輩的明星,兩岸三地,幾乎都演過武俠題材,很多人甚至都是憑此成名,開啟自己的成功之路。
然而,凡事盛極轉衰。
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國民開闊眼界,接受到了更多的新鮮事物。
加之金古溫梁等武俠名家,又或去世或封筆,武俠文化的基礎武俠,受得了近乎覆滅性的打擊。
世紀初之後,除了少有的一兩本亮眼之作,再也沒有出現過堪比金古的精品。
而武俠的沒落,導致了影視圈武俠題材新血供應極具不足,只能不斷的啃老本,各位武俠名家的大作,被不停翻拍。
至於原創武俠影視,十不存一,且成績慘爛無比,從12、13年後,幾乎很少有原創武俠出現,基本上都是名家經典翻拍。
這個現象,直到《七劍》橫空出世,才有所打破。
坦白說,《七劍》的劇情並不算多麼經典,最多隻能撐一句優秀。
但精良的拍攝、漂亮的打鬥、絢爛的特技、良好的表演,以及其他方面的加成,共同把這部作品的成品質量提升了數個檔次。
有人說,《七劍》勝就在全面。
也許單挑出來一項,《七劍》比不上其他經典武俠影視,但整部劇綜合指數,絕對是首屈一指。
高新建在拍《七劍2》時,聰明的沒有”另闢蹊徑”,而是依照左樂當初《七劍》第一部的風格拍攝《七劍2》。
也許這樣做,會讓《七劍2》永遠走不出第一部的陰影。
但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保證了兩部劇風格一脈相承,極大限度照顧老粉的心情。同時有了前作基礎,《七劍2》下限極高,不會出現續作崩盤的情況。
前文也提到過這點,左樂之所以把《七劍2》交給高新建拍,就是因為他擅長“左規高隨”。
也許導演能力,高新建不如孔勝。
但要說拍續集,左樂還是更信任把《家有兒女》經營得紅紅火火的老高。
高新建也沒辜負左樂的信任,最後拿出來的《七劍2》成品質量相當不錯。
不說殷梨,其他三個妹子也都是專業人士,小半集看下來,沒有感覺絲毫生硬之處,反而越看越有滋有味起來。
………
玉蟾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