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打了半天,光看見翻跟頭,就是兵器碰不上,背景音樂還一片刀劍碰撞聲。
就這,還大部分是替身完成的動作,除了少許特寫鏡頭,根本看不見主角的臉…………
與他們相比,《七劍》請了國內頂級武術指導負責動作設計,每一個主演、每場重要打鬥,都會結合人物特色和場景環境的專門設計。
演員開機之前突擊一個多月進行武術培訓,除了少數高難度動作其餘需要替身,其餘大部分都是演員親自上陣。
國內三大攝影師之一杜雷掌鏡,遠景、近景、特寫,從各個角度拍攝打鬥場面。
再加上頂級特效團隊後期配合。
左樂不敢說《七劍》的打戲效果能達到武俠劇巔峰水準,但絕對也能躋身一流,不會給文戲拖後腿。
……………
二十分鐘後,左樂宣佈暫停拍攝。
演員沒力氣了。
這就是打戲另一個劣勢,拍起來演員太累,還容易受傷,一個不小心要是傷著,演員就得停工養傷,甚至無法繼續演下去,太耽誤事了。
加之打戲拍攝難度高,導演劇組嫌麻煩,演員也不願意吃苦,觀眾又不怎麼買賬,所以,很多影視劇中的動作打戲越來越少,有戰鬥的戲,大家普遍喜歡用特效。
不過特效效果如何,就要看劇組舍不捨得砸錢了………
演員休息,左樂卻還得拉著動作指導商量下步拍攝,同時還得翻閱一下已經拍好的素材,在腦子裡過一過,看看需不需要哪方面不連貫,需要補拍。
說實話,這玩意比拍情景喜劇可累多了,這才開機不到一星期,左樂每天操得心比以前拍情景喜劇時,多了一倍有餘。
有時休息的時候,左樂都不由心生後悔,自己閒著沒事拍什麼武俠片啊。
不過現在攤子都支起來了,再苦再累也得咬牙往肚子裡咽,等演員休息差不多了,左樂招呼繼續拍攝。
當天,光是打戲,左樂就拍了五個多小時。
周斌斌兩臂累的都抬不起斧子了,黝黑的臉膛都有點微微發白。
袁業也好不到哪去,他今天戲份最多,後期還要以一敵三。
好在他年輕,恢復快,手裡的長虹劍也沒周斌斌的斧子重,收工後狀態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