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有1000多米長的船廠,現在被擴充套件到了超過20公里,一直往內陸延伸,覆蓋了大半個紐波特紐斯市。
各種超大型張健打造配套建築,如雨後春筍一般遍佈這上千萬平方米的區域。
其中最讓人為之矚目,最具視覺衝擊力的建築,當屬位於船廠中間的那兩個超級製造臺。
右邊的那個整體呈長方形,總長度超過了15公里,後方高度在1000米左右,前方頭部高度超過1500米。
左邊這個製造臺是一個圓形,直徑在10公里左右,高度在3000米左右。
透過這些通體由鋼鐵支架搭建,可以稱之為世界最高建築的超級製造臺,其中露出的空隙。
可以清楚看到兩者的裡面,都已經有一個由全金屬打造,由於現在還只是一個半成品,所有看起來有點醜陋,但是體型超級大的“大傢伙”。
這兩者便是“泰坦級”攻擊旗艦,和“堡壘級”戰鬥後勤母艦。
雖然這兩個超級大傢伙,目前還只是一個最基礎的結構層框架,可它們裡面已經有超過5000名保護傘公司的精英,近10萬克隆技術工人,操控者數之不盡的大型機械和裝置,在全天24小時兩班倒工作制下,緊鑼密鼓的全力進行打造。
一眼看過去!
還可以看到在眾多運輸直升機、大型吊塔等傳統裝置之中,還有許多看起來造型很科幻,明顯不屬於這個位面科技產物的大型裝置和動力機械。
它們都是來自於戰艦的配套資料,專門為打造戰艦,而生產的超大型輔助機械。
由於系統提供的兩艘戰艦,都有集基礎建造、戰鬥使用、後勤維護為一體,全方位涉及的詳細資料。
因此,裡面也有許多為製造戰艦,提供輔助建造的大型裝置和動力機械,這兩者的詳細圖紙和資料。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第一批克隆工人趕來的第一個月,基本都是在製造各種建造輔助裝置,和搭建超大型製造臺。
同時,這些裝置和動力機械,也屬於堡壘級後勤戰鬥母艦的一部分。
一旦戰艦主體完成打造竣工之後,它們都將被安裝到戰艦的內部中,與戰艦合成一個整體。
雖然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個月,可為了製造這些戰艦的輔助裝置,這兩艘星際戰艦的真正製造時間,僅僅只有不到1個月。
現在也就剛把龍骨拼接安成!
不過,如今有了數萬臺各種大型裝置和動力機械,提供各種製造的便利,完全可以在接下來的七個月時間裡,極大的加速戰艦的製造進度。
戰艦製造中心這片地區,有著10萬名克隆技術工人,5000多名各行各業的專家,以及數千名後勤保障人員。
這個人數乍一看起來,已經非常的恐怖!
可是和外圍流水線工廠相處,那就有點小巫見大巫了。
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保護傘位於全球各地的數十個克隆工廠,生產出了超過100萬名克隆人。
其中接近11萬在戰艦製造中心,有5萬成為了克萊爾手下的警衛,負責保持整個計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