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軍事承包商> 第37章 【擊殺“撿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章 【擊殺“撿包”!】 (2 / 2)

這些武器裝備,在非洲的使用群體很廣,刑風也都非常熟識。

左邊這把帶了消焰器,槍口比較長的自動步槍名為第3型“AKM”,全名“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改進型”。

它是由槍械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透過改進AK47突擊步槍而來。

第3型AKM與1959年型AKM和AK47,其最大區別就是設計了一個斜切口形的“槍口防跳器”,螺接於槍口,精度相比後兩者有很大提高。

同時,整個以AK47改進而來的AKM型號,雖不像AK47那般聞名於世界,但在總生產量上,卻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

在原劇情中資工廠的戰鬥中,退伍老兵何建國右手受傷,單手開槍那一支自動步槍,就是由AK47步槍改進而來的AKM突擊步槍。

而擺在AKM旁邊的另一把自動槍械,配置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配件,一眼就能認出槍的型號——

56式衝鋒槍,國際定義為“56式突擊步槍”!

產地來自於中國,由槍械設計師趙瑞之主持,仿製蘇聯AK47突擊步槍,1956年最終設計定型。

56式衝鋒槍與AK47突擊步槍兩者間,除了前者鋼材略有遜色,其他效能基本一致,在外形上也稍有不同。

例如AK47的準星,為半包上空式兩側護翼,而56式衝鋒槍則為全包式的護環,護環頂端有開孔。

除此之外……

56式衝鋒槍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槍刺”,不同於其它槍械的“可拆卸嵌入式”,它別具一格的採用了固定於槍身,可摺疊式的“三稜刺刀”——

這冷光閃耀的刺刀,即著名的“俄羅斯鋼刺”!

戰備時,可往後摺疊於槍管下,刺尖卡入前木質槍托內,戰時按下卡銷,反轉向前即可“開洞見血”。

也就是有了這種“刺刀見紅”的特色,在外觀上,不過專業人士,就算是普通的軍迷,也能輕鬆的與AK系列進行區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廣袤的非洲大陸上,56式衝鋒槍這種傳奇步槍,早已經與69式RPG火箭筒和107火箭炮一起,成為了中國的象徵,使用的人數,不低於AK系列。

除了這兩把自動步槍,最後剩下的就是兩個土黃色麻制,由中國“首先”設計,產自於中國的“56式胸掛彈匣袋”。

之所以在非洲大陸,以及中東的戰亂國,甚至“酷熱地區”的英美國部隊中,這種被廣大軍迷們,調侃為“肚兜”的彈匣袋,都能成為最熱門的搶手貨。

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價效比與實用性!

當年,蘇聯設計出了AK47,但提供的攜具卻是“彈匣挎包”,這玩意在匍匐前行的時候,往往會滑到使用者的襠部,使用非常的不方便。

中國在仿製了56衝之後,果斷拋棄了“彈匣挎包”,自行設計出了不僅可以放彈匣,還可以放槍油、急救包、如曳光彈等等的“胸掛式彈匣袋”。

由於它的價效比極高,實用性很強,很快就得到了大範圍的使用和仿製,其中就有蘇聯跟著仿製的“AK式胸掛彈匣袋”。

而英美等部隊在伊拉克這些燥熱的地方,都喜歡使用“胸掛式彈匣袋”,主要在於他們的“戰術背心”很厚重,結構很複雜,導致身體極度不適應那種天氣。

結構簡單透氣,彈匣袋口徑夠大,足以裝下世界上任何一種彈匣,多種功能兼備的“胸掛式彈匣袋”,自然成了上上之選。

除了這些優勢,戰狼最後的劇情中,老D一發子彈過去,結果被冷鋒胸前的彈匣擋住,更是揭開了“胸掛式彈匣袋”的另一個“傳奇”功效。

防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