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生意同樣火爆,吃快餐的吃快餐,炒菜的炒菜,惹得旁邊的同行頻繁過來觀望。
八點後,不再接生意了,等店裡的客人都走了,半拉下捲簾門,一群人在店裡吃晚飯。
“哎呀,外面還有不少客人呢”阮玲燕心疼的看著門外來回走動的人群說道。
“捨得捨得,不要太貪心,知道不,留點生意給人家做”阮東生說道。
“嘻嘻”阮玲燕似乎想到了什麼,調皮一笑,低頭吃飯。
“額,我要承認一個錯誤”阮東生想了想說道。
大家抬起頭,看著阮東生,都沒反應過來,怎麼說到錯誤了。
阮東生看了看大夥,滿頭大汗的妹夫,殷切的妹妹,關切的陳阿姨,關注的劉興旺和趙萍,覺得心裡更加愧疚,這些人多好,當一個好頭不容易,如果把這樣一群人帶溝裡去,那就實在太不應該了。
“這幾天,我太激進了,農業基地的事情,我欠考慮,風險沒有估計足,沒有經驗,憑想象做事,這樣不對”阮東生坦誠道。
“我就說嘛,哥”阮玲燕嘟著嘴道。
“額,我是覺得,也可以做,就是慢一點”張小浩說道,可能安慰的成分大一些,他可一向唯阮東生馬首是瞻。
“東生,沒必要自責”陳阿姨安慰道。
劉興旺和趙萍畢竟還是新來,不敢發表意見。
阮東生點了點頭,說道“今天薛劍和我分析過後,我意識到自己的失誤,決定調整一下”
“怎麼調整啊”阮玲燕問道。
“原本我想貸款搞農業,現在決定轉回原來的初衷,繼續開店,迅速擴大規模,我要把競爭對手打個措手不及,胡州不大,還有胡建,還有全中國,以前我太瞻前顧後了”阮東生說道。
阮玲燕眨了眨眼睛,說道“哥,那,還是要投資那麼大啊”
阮東生差點沒噎著,無奈的看了看妹妹,解釋道“路線不一樣,投資農業,是長期投入,投資店面,可以迅速獲取回報”
“哦,那我贊同”阮玲燕一聽,迅速舉起了小手。
劉興旺和趙萍一聽,忍著偷笑,張小浩和陳阿姨都已經習慣了。
“這樣也可以,東哥”張小浩應道。
“核心競爭優勢還要繼續提煉,現在的做法比較容易模仿,採購方面,等我們開了幾家店後,要想辦法越過批發商,直接掛鉤農戶,這個慢慢來”阮東生說道。
張小浩想了想,說道“東哥,你說我們的米,能不能換成老家的,老家的米好吃,香,而且才賣兩塊多一斤,我們現在的米,要四塊錢”
“可以”阮東生說道“這樣,小梅家裡不是養豬嗎,我跟她聯絡聯絡,多養點,再養點雞鴨魚什麼的,可以給她一筆啟動資金,當定金”
“嗯,這樣還靠譜一點,小梅這兩年挺辛苦的”阮玲燕贊同道。
說起陳小梅,她是姑姑家保養的女兒,培養成了大學生,在外打工,認識本老家的老公後,結完婚,又跟著老公回老家養豬創業去了,這兩年非常辛苦,那一頭焦發,不知道瘦成什麼樣了,阮東生一直想幫她,現在終於找到機會了。
阮東生在公交車上考慮了薛劍說的話,是有道理,但他覺得,不發展農業不行,一步落後就步步落後,胡州有不少農業龍頭,都在涉足直供餐廳和社群的業務,還有不少企業,建立起了供應鏈,也是由農田直達餐桌,讓阮東生危機感十足。
後來阮東生想明白了,發展農業是必須的,可不一定要自己發展,可以讓家裡人發展,家裡有土地資源,還有不少勞動力,更具有各種各樣的經驗,只要提供一點啟動資金,有明確可預期的收入,很容易調動家鄉人的積極性,原本阮東生自己幹,投入五十萬都遠遠不夠,現在只要十來萬就能解決問題,直接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何樂而不為。
“那店怎麼開啊?”阮玲燕問道,剛才哥哥可是說了,迅速取得回報。
“這個,兩個千達廣場必須有店”阮東生說道,“千達廣場有店鋪出租,租金嘛240一平,不用裝修太好,投入個十來萬就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