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寥士鳴小區出來,告別了範青松,已經九點半,阮東生叫了輛摩的趕往公交車站,堪堪坐上最後一班公交,才往市區裡返回。
在路上,阮東生又和範青松聊了一會,範青松比阮東生大兩歲,阮東生還是叫他青松哥,直接問了回扣的事,範青松一口回絕道,雖然公司每個月伙食補貼足足有56200塊錢,但是他可從來沒有收過承包商給的回扣。
他提醒阮東生,食堂要注意衛生,價格要公道,只要做到這兩點,員工不會太挑剔的,這兩年物價上漲,食堂承包商一直抱怨成本太高,公司的伙食補貼也從以前50塊提到現在100塊,但是食堂承包商還是一直說虧本,最後都走上投機取巧這條道,直接被公司解除合同了。
範青松現在過得很滿足,老婆是他喜歡的,又買了房子,孩子也有了,現在每天按部就班上下班,有時間就帶老婆孩子附近轉轉,過的不知道有多好,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阮東生十分羨慕範青松這樣,照理他也能過上這種生活,但是人生各有際遇,如果當初範青松和阮東生互有對方的聯絡方式,說不定阮東生也會到這家工廠,也會過上類似的生活。
回到家中已經是十點半,妹妹妹夫還沒回來,車也沒有停在樓底下,應該是兜風去了,阮東生衝了個涼,躺在床上,不時打著嗝,透出一股股酒氣和酸氣,只好又燒了點熱開水喝。
阮東生躺床上想了想,就起來找了張紙,開始在紙上計算食堂的大致盈利。
工廠值班大致130人左右,三班就是390人,白天人多一些,除了直接生產人員,其他人員有172個人。
按過去的資料統計,除了早餐,其餘用餐平均一個人的餐飲費用8元。
早餐供應稀飯包子饅頭,小菜雞蛋,一般是早上上班人員就餐,和夜班下班人員就餐,看似應該就餐人數最多,但因為許多人會選擇在外面就餐,所以反而不是就餐人數最多的一餐,不過也能有200人以上,平均一人3元,大致營業600元。
中午的就餐人數最多,130個生產人員加上其他人員172人,合計302個人,幾乎都在餐廳內就餐,大致營業2416元,食堂很大,完全可以容納這麼多人同時就餐。
晚上的就餐人數其次,6點就餐,一般是晚上上班的生產人員,和臨時加班人員,平均在150人左右,大致營業1200元。
夜宵是12點供應,幾乎都是直接生產人員,就餐人數在130人左右,大致營業1040元。
這樣,在工廠一天的營業額,就是四餐的營業額相加,日營業額能達到5266元,除了裝置檢修,按29天計一個月,月營業額就為152424元。
毛利按4成算,一個月毛利60969元,加上公司補貼56200元,合計117169元。
看到這個數字,阮東生也倒吸了口氣,不知道那些承包商怎麼經營的,難道這些利潤還不夠他們抵消部分浮動的成本嗎?阮東生心裡閃過這個念頭,那就再算算吧。
他們店裡,現在營業額能達到5000塊錢,6個人能夠滿足人員需求,當然,還得加上一個機動人員,負責臨時調班輪休,但是這個人員不能算在店裡。
而工廠餐廳,需要配合工廠24小時值班,分為兩班輪倒,早上來的,要負責中餐和晚餐製作,傍晚來的,負責夜宵和早上製作。
由於不需要採購,因此餐廳裡,只需要廚師和服務人員就行。
每班1個廚師4個服務,5個人就能滿足需求了,平常1個收銀,3個在餐廳裡服務,存在要送餐的,就讓廚師負責;夜班同樣5個人,再加上1個麵點廚師,做早餐的包子饅頭油餅油條,這樣,只需要11個人就能讓這座工廠的食堂運營起來。
人工成本和店裡一樣,底薪加房補,以後還有保險,平均一個人4000,每個月人工成本44000.
毛利117169扣除人工成本44000,利潤73169元。
嗎的,阮東生一聲暗罵,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傢伙,一個月這麼高的利潤,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做的。
又想了想,如果他想長期在這個工廠裡生存,就不能按以前的經驗資料,如果按2成的毛利計算,把價格降下來,就餐價格做到平均一個人自付5元,算上補貼,一個月仍然還有32500的利潤。
阮東生決定,價格逐漸往下調,漸漸適應,最後往5元的底價靠攏,這個價格在外面做,已經是虧損了,但是這裡還有補貼可以支撐,他取得適當的利潤就可以了。
想著想著,客廳裡有了響動,阮玲燕嚷嚷聲響起。
“老哥說不定今天又去哪裡喝酒了”阮玲燕抱怨道。
“生意都靠東哥開展,他現在壓力大”張小浩說道。
“那也不能喝成那樣,身體垮了,以後怎麼辦”阮玲燕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