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洵並沒有撤兵,而且還在增兵。仗還沒打完,這時候論什麼功,行什麼賞?”
論功行賞一直都是戰爭結束後的重頭戲,可是現在張雲龍覺得漢中第二次戰爭還沒結束,於是並沒打算召開論功大會。
雖然太后使者再次來到漢中,並且轉達了太后的話——太后認為劉洵不會再來攻打,可是張雲龍不這樣想,於是他把論功行賞的日期一拖再拖。
張帥的決定大家都覺得沒太大問題,可是劉洵已經一個月沒動靜了,這個時候梁軍內部開始躁動起來,有些人竊竊私語,討論軍隊中派系之間的各種閒話,漸漸的“唐淵私吞一萬掛蜀漢御林軍精裝鐵甲”的事浮出水面,成了眾人商討的重點話題。
“這次咱們神策漢中軍六個師,打光了兩個,其餘四個也都打殘了。論及軍功,當然是我們第一。”
說話的是林崇陽手下一名中郎將,名叫魏無償,執掌漢中第五師,神策軍中序列第十三師。
李亮拍著大腦門子說:“這話讓你說的,咱們長安部隊四萬三千人打成了六千,怎麼的,作戰不夠勇猛嗎,按照傷亡比例來算,功勞比你們大。”
張潘苦笑道:“人家說的是軍功,不是死亡人數。你的人死得多,不但不是功勞,反而說明你打了敗仗。”
“那應該按照殺的人算咯?”李亮自嘲一笑:“那我們肯定是輸了,連兩萬人都沒啃下來。”
“我認為,應該按照殺的人多少來計算。”魏無償的副將也在酒席上,說了這樣一句,說完,衝著魏無償笑了笑,戰後統計,他們第五師殺的人最多,因為他們主要負責主峰弓弩。
“還有繳獲的物資都算進去。”張潘啜了一口酒:“本來軍功計算有一套完整的方法,咱這些粗人都懶得去研究,其實裡面有很多道道哩。我聽一位帥部秘書郎說過,同樣的戰功,根據大帥臉色的不同,可以給出完全不同的軍功來。”
“要我說,就不應該那麼麻煩,就應該看誰殺的人多,誰搶的東西多,就算誰軍功大。”魏無償的副將又說。
一直不說話的倪天鼎終於開口了:“照你們這樣說,還是玄甲軍更應該拿頭功,而且我聽說,他們繳獲了蜀漢御林軍的裝備,據說是十分精良的鐵甲,鎖鏈甲加板甲混合製成,厚度硬度韌性都極好,三萬五千掛呀。估計被他們吃了,是吐不出來的。”
“唉,你們聽說沒有,這三萬五千掛,被唐淵撈去一半,而且還聽說,攻打城固的實際指揮者是唐淵,而不是張之魁。你看吧,我早就說張雲龍跟唐淵之間肯定說不清楚,張雲龍寧願把指揮權交給先鋒官,也不交給第二副帥,這是不符合規矩的。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是唐淵帶兵跑回雲亭山救張雲龍,而張之魁卻沒去。”魏無償神秘兮兮的說。
“真的啊?”李亮眼珠一瞪:“唐淵那小子不是人,你少在我面前提起他,他背叛了我們神策軍,以後見面,咱也甭說話了。”
“說不說話還能怎麼的?”魏無償的副將怪笑一聲,陰陽怪氣念央道:“唐淵的名聲可大咯,現在是全軍皆知,威望越來越高,誰能跟他比啊,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統一西域六國,這一點連大柱國閔悅都沒能辦到。”
“情況不一樣,你別亂說。”魏無償道:“大柱國在交河城的時候,河西走廊是封閉的,在毫無支援的情況下,他不會發兵攻打六國,可是唐淵去的時候形勢已經變了,他身後就是八千歲唐溯的隴右兵和九品戰將典刑的河西兵,有唐溯和典刑給他撐腰,他腰板多硬啊。換成我們,一樣也能掃平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