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沒事的話臣先回了,家父宴請賓朋,臣回去太晚也不合適。”
謝至正要告退離開,朱厚照卻是抬了抬手,道:“稍等,朕也去,謝師傅為我大明殫精竭慮,現在謝家有了這麼的喜事,朕也得去瞧瞧。”
其實,對於此事朱厚照還是去參加的好,朱厚照去了那便彰顯對老臣的重視。
一個年輕的皇帝,在這個過度時期也離不開謝遷這種老臣的幫忙。
朱厚照雖參加的只是謝家的宴會,可也是在向其他大臣表明態度的。
很快,謝至便陪同朱厚照回了家。
在謝遷那些老臣眼裡,朱厚照就是那種做事不掌握分寸的人,這次宴席能來參加卻是讓他們沒想到。
到了謝家,朱厚照也並未多待只客氣講了幾句也便離開了。
象徵性的露個面表明一下自己的態度也便是了,待的時間久了反而對各方都存在壓力。
......
春節的時候,弘治皇帝回京過了個年,年才剛過便又走了。
弘治皇帝走的瀟灑,朱厚照再有無奈也無能為力的很。
春闈之事,春耕之事一大堆,他不想管,那些大臣也不放過他,圍著嘰嘰喳喳的說個沒完。
連帶著張浩這個輔政將軍也不得空閒,每日兩個時辰睡眠都沒有。
忙活了幾月好在終於到了春闈。
全部舉人都要在此參加,競爭激烈那是肯定的。
對這個結果,謝至也多了幾分信心。
就兩狼山書院的那些士子即便不能高中,憑藉舉人的身份也可以來為他減輕一些壓力了。
這倒也是個好事。
謝至信心沒抱多少,但幾日之後的開榜倒是讓謝至異常激動。
兩狼山書院的一百三十名士子竟然從一到一百三整齊排了一長串。
謝至除高興外卻是第一時間把這些人的文章遣人全部張貼在了貢院外面。
一個書院如此成績,難免會有人質疑其真實性的。
若質疑的人多了,為平息人怨也就不得不懲處一部分給那些質疑之人一個交代。
所以為了避免自己好不容易收穫來的勞動成果,必須提前把這個結果想到。
兩狼山書院對士子的培養不僅僅是讓他們能夠高中,還讓他們能夠做一個好官,所以大多有滔滔不絕之才。
對外界的質疑,這些人都能從容應對。
面對質疑士子的千軍萬馬,沒有一人落了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