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一種透過人為的手段將將病原微生物的毒性減弱,甚至趨向於無,卻保留其本身啟用生物機體免疫系統特性的一種自動免疫製劑。
歷史上第一個疫苗是1796年一個英國的鄉村醫生愛德華·琴納用牛痘包漿接種到兒童身上,進而免疫天花。
先後經歷了三次變革。
第一次變革是法國科學家“疫苗之父”巴斯德利用實驗使得病原微生物的毒力降低,研製的基於霍亂的桿菌疫苗,還有炭疽菌苗及狂犬病毒疫苗等減毒疫苗。
第二次變革是基因工程疫苗階段。
第三次變革是現代核酸疫苗。
(具體的含義和操作就不展開寫了,免得被說湊字數。)
流感病毒,他可以透過對基因的操作,讓病毒株的毒性或者說對生物的傷害降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程度。
這完全是可以實現的。
徐武眼睛望著地圖上的密集的紅點,伸手點開了草原上最邊緣的一隻跳鼠,跳鼠的圓潤的身體逐漸靠近,修長的節環尾巴消失在畫面中,穿過黃白的毛髮,越過表皮層、真皮層,皮下組織,隱約可以分辨出來再裡面的肌肉和骨頭,還有一些偶然閃過的神經結構。
畫面一直隨著徐武的動作進行移動和放大,在劃到肋骨處的時候,開始了進一步的微調,將視角固定在了肺部組織上。
這隻跳鼠感染的時間似乎並不長,肺部病變並不嚴重,徐武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塊小型的病變組織。
將肺泡不斷放大來,找出一個剛剛破裂的細胞,鎖定一個剛剛爆裂出來的病毒開始了調整。
“基因調整,目標甲型流感病毒。”
徐武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大腦放空,隨後說道:“將甲型流感病毒的序列錄入到基因庫中。”
萬能的島嶼按照徐武想的那樣將病毒的所有資訊都列入了其中。
徐武自然先看一遍新錄入的資訊提示。
病毒的基因庫是獨立開來的,不大,但是卻很顯眼。和真實的比例不同,為了方便使用者觀察和使用,病毒的三維模型的大小和旁邊的丹頂鶴模型大小差不多。
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庫中只是一個由虛構外殼包裹著的RNA單鏈模型,裡面的單鏈並沒有太明顯規律,有些凌亂的堆積在一起。
不過徐武點開之後發現,基因庫的排列還是很簡單明瞭的。
諸如該基因控制蛋白外殼的構成、該基因表述逆轉錄酶的蛋白α、該基因控制病毒的複製數量……
看到這簡單明瞭的說明,徐武松了一口氣。
還好基因庫還是一如既往的給力,哪怕是那些人類沒有研究出來的基因序列功能,都有著明確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