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仗打的慶毅有點疲憊,因為他們對敵人一無所知。
打李氏、楊氏的時候,慶毅心裡都很清楚該怎麼去打,對方的弱點是什麼、優勢是什麼,一清二楚。
但打人工智慧控制的人潮,竟讓慶毅有種無力感,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好像都只是為了輸的不太難看。
然而,每當慶毅檢視各個作戰序列的彙報時,卻總是有種驚豔的感覺。
人工智慧在戰場上所展現的強大微操,是人類根本無法企及的,對方沒有用過什麼奇謀,甚至也沒用過什麼下三濫的手段,完全以光明正大的精細操作手段,將慶氏部隊一點點蠶食。
原本慶毅以為,對方會控制著老人和小孩衝陣,甚至控制著他們哭喊,以此來擊穿慶氏士兵的心理防線。
試問,普通士兵就算再怎麼鐵石心腸,看到老人孩子哭喊著救命衝過來,也會心軟吧。
可是對方並沒有用這種手段,就是以強大的計算能力,一天時間奪取了三山防線的四十多個陣地。
這種指揮能力,讓慶毅在審視沙盤的時候,竟覺得對方的戰鬥方式有種奇異的美感。
152毫米榴彈炮在戰場上的威力是恐怖的,可對方竟是連火力覆蓋都不怕。
慶毅忽然想起慶縝說過的話:人類與人工智慧對弈,對方展現出來的能力是你以前根本都不敢想象的,當你覆盤的時候,你會驚歎於,原來圍棋竟然能這麼下。
換到現在,便是慶毅驚歎於,原來戰爭可以這樣打。
慶毅從小就跟著舅舅住在軍營裡,他喜歡軍隊,也喜歡學習軍事。
以前慶縝問過他有什麼夢想,慶毅就說,他想當一個天下名將。
慶縝那時候就笑著說,幫他實現這個願望。
後來,慶縝成為慶氏之主後,果然兌現了承諾。
慶毅的指揮天賦出眾,哪怕是三支集團軍在他手裡,也能管理的井井有條。
當初收割李氏與楊氏的時候,慶縝沒有再出手,全由慶毅一人操盤,最終也一樣將西南戰爭完美收官了。
但是慶毅知道自己的缺陷,他的能力可能更多的體現在軍務的細節管理,而不是戰場中的博弈。
他沒有張景林的人心所向,沒有慶縝的未雨綢繆、決算千里,也沒有王聖知的經韜緯略。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慢慢明白自己可能這輩子都無法成為天下名將了。
這個時代的舞臺,他註定只能成為配角。
就像是人生一樣,少年在春夏秋冬的成長之後總要明白,青春、汗水、熱血,其實未必能換來自己最企盼的夢。
可是那又怎麼樣呢,慶毅笑了笑,他對身邊的機要秘書說道:“喊參謀長過來,我要重新制定作戰計劃,這一次,我們直接放棄171陣地。”
雖然總歸會輸,但輸掉這場戰爭之前,慶毅要把自己的所見所學,都用到極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