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臉上有些疲憊,她靠在藤椅上,眉頭緊皺,顯得很有心事。
汴梁立刻讓管家帶著老太太的下人們出去了,屋裡只剩兩人。
汴梁說,“老奶奶,別來無恙。”
他心裡是感激這位老太太的,且不說在臨城時,老太太將他的生活起居照料的很好,光是她進宮報訊的事情,就足夠讓他感恩了。
老太太看著這位冒充的汴家少爺,心裡感慨萬千。
她不知道這位少爺是出於何目的要接近汴家,但就衝著他對汴安的照顧,汴家無論怎麼做都報答不了。
特別是當下的局勢,南朝已經是風雨中飄搖的大樹,隨時都會傾覆。
若非有這位少爺,大樹倒下,汴家又怎能不隨之倒下。
老太太理了理思緒,開始說話,“大少爺,老身這次是奉趙篝的旨意前來,在許昌等候多日了。”
她還是習慣稱呼汴梁為大少爺,她也希望汴梁能繼續當汴安的哥哥,那麼汴家才會有輝煌的將來。
而南朝的皇帝,她已直呼其名,顯然是打算一刀兩斷了。
汴梁聽了她的話,心裡一點興趣都沒有。
但老太太年紀這麼大,還等了他那麼久,這讓他不得不耐著性子聽下去。
他點點頭,“老奶奶辛苦了,您有什麼吩咐,儘管說。”
南朝皇帝的聖旨,他可一點沒放在心上,只要能幫助這位老太太,就算抗旨又如何?
再說抗旨這種事他在臨城就做過。
“大少爺可折煞老身了,汴安承蒙您照顧,汴家又如何敢來再麻煩少爺。”老太太惶恐的說著,那是她的心裡話。
汴安既然跑到了許昌,她的心事也就了了,即便皇帝要把汴家在南朝的根拔起,她也不會皺眉,更不會來這裡求助。
可是皇帝的這個口諭,關係到整個南朝的百姓,這讓老太太不得不前來。
“趙篝說,若是堂國能立趙麒俊為太子,少爺又能親自去臨城皇宮迎回太子,則南朝與堂國可免一戰。”這些話彷彿用盡了老太太的所有力氣,她一說完,就臉色蒼白的靠在椅子上,手不停的抖動著。
趙篝這話聽起來很霸氣,實則已經窮途末路了。
誰都知道趙麒俊是南朝太子,如今送往堂國,那就是要將南朝的江山一併送上。
可免一戰,只是臉上貼金罷了。
不過,若南朝和堂國不用開戰,對百姓,特別是臨城的百姓是極好的。
老太太在臨城生活了一輩子,若是能夠讓臨城百姓免遭禍害,她是萬死不辭。
這口諭不難懂,汴梁一聽也就明白了。
這裡面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立太子,這個問題不大,他沒有當皇帝的野心,趙麒俊是李老爺的親孫,只要改個姓,堂國完全能夠接受。
第二層就有些難了,讓他去臨城皇宮,這肯定是個坑。
汴梁猶豫著,老太太也明白他在猶豫什麼,她深深的呼吸了幾次,再次開口道,“趙篝可不是懦弱無能之輩,相反,他的心比誰都狠,所以,皇宮之行,必然是兇險萬分。”
汴梁點點頭,他不忍拒絕老太太的好意,但是如果需要犧牲自己去救南朝人,他還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