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殿內,皇帝李老爺剛看完四封奏章,心情非常的好。
第一封奏章,寫的是南朝的軍力,共三句話:壽春軍喪半,成都軍盡沒,三聖軍團全亡。
按此算來,南朝能動的兵力只剩十萬,聖人不足十人。
第二封奏章,寫的是胡國的流寇,共兩句話:冷鷹退回漢中,聖人不過百。
徐州軍在南朝和宋雲的夾擊之下,只剩萬餘人逃回北平,這些人回去後,因不滿太后專權,擁護起因順親王陵墓崩塌而被廢的三皇子忽雷,導致皇帝窩闊臺降堂。
而成都軍團的冷鷹自立為寇。
第三封奏章,寫的是關押在許昌的要犯,共三人,忽雷,花神,花仙,那是宋雲平判北平之亂的戰果。
第四封奏章,寫的是當今堂國的軍力,共三句話:精兵二萬八,聖人十三,二聖以上三人。
李老爺對這個結果非常滿意,特別是最後那一句,足以壓倒南朝。
杜識青,陳百萬,還有自己的兒子李長生,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李老爺想到兒子,心情就更加好了,他又將手捋向稀疏的鬍子,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
汴梁回來的訊息,李老爺一早就收到了,算時間,他也該到了。
這位寶貝兒子,為許昌爭得了汴家和陳家的支援,連月雅閣也開始示好,若非如此,自己可沒錢出兵。
不出兵的話,又怎會有如此輝煌的戰果,要是等許昌收賦稅上來,那得三年之後。
三年後胡國決出了太子,就不會投降,若是胡國不投降,胡國和南朝一結盟,這統一之路,又是遙遙無期了。
想到這裡,李老爺又感慨起來,自己的這位兒子,還真是變態啊。
短短半年之內,以一己之力,就收服了大陸三大家族中的兩家。
如此能耐,即便是兩國皇帝也做不到。
若非如此,李堂想要謀取天下,即便李長生再無敵,也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或許,這就是天意,遠勝於任何謀劃。。。
李老爺還在感慨之中,流光殿的門被推開了,他知道,是兒子到了。
因為他下過旨,今日流光殿誰也不準進。
汴梁再次踏足流光殿的時候,感覺一切都變了。
前兩次來,這裡除了一把龍椅,別無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