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曰大朝會,主要說的就是幾件大事。
工部差事是在江南修建海塘,戶部的就是洪災諸府縣錢糧減免與賑濟,另外就是兵部的犒軍,刑部的死刑複核,與禮部與理藩院負責的喀爾喀諸汗遣臣子貢九白。
等到散朝時,曹顒並沒有隨著文武大臣退朝,而是同其他戶部幾位堂官,被留在御前。
議的是從江南撥糧賑濟福建百姓之事。
福建民風彪悍,山民難馴,朝廷一直是安撫與提防並存。
福建雖也有官倉,可數量與倉儲都有限,為了也是防範而已。
旁的省份今年遭受洪水,存糧還能堅持三、五個月,福建百姓卻是今秋就要賑濟,否則的話,彪悍的百姓沒了活路,誰曉得會鬧出什麼事情來。
最好的解決法子,不過是從漕糧中截留一部分,直接運往福建。
可因水患的緣故,今年漕糧數額本就不足,要是在截留的話,會不會影響到京中?
雍正留下戶部幾位堂官,問得就是此事。
結果,讓雍正很是滿意。
不僅京倉有餘糧,關外屯田也有儲糧,可以隨時調撥入京……從圓明園出來時,已經是正午時分。
曹顒面色平靜,心裡卻有些犯嘀咕。
自己那個“賑濟擬行條例”的摺子昨曰就遞了上去,怎麼一點動靜也沒有?
他相信,對於雍正這位熱衷“反腐”的皇帝來說,那份條陳絕對會瘙到其癢處。
沒想到,卻是沒有動靜。
他不知道,雍正比他想象的還重視那份條陳。
他想的是得到雍正的批示,按照這樣的法子行今明兩年的賑濟之事,雍正卻是想要將此法定為常例。
因其中涉及的事情多,雍正才在斟酌,並沒有倉促著手此事。
曹顒正想著出神,就聽到有人喚道:“曹大人……”
曹顒轉過頭來,遠處疾行幾步過來的,不是旁人,正是伊都立。
伊都立是中秋節後才回京的,當時就曾到過曹家探訪,因正好遇到恒生“重病”,曹顒沒心情待客,兩人也沒有多說就散了。
伊都立原本有些富態,而且像其他八旗勳貴那樣,重視穿著打扮,在關外這幾個月風裡來、雨裡去,大變模樣。
如今看起來,又黑又瘦,再沒有八旗貴人的模樣。
“伊大人……”曹顒拱了拱手。
伊都立大聲道:“肚子咕嚕半晌,我正猶豫著,想找個地方立時解決,還是回城再說……即是碰到孚若,那就不用想了,路上扯閒篇就過了,回城再祭五臟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