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明雖尷尬,也不好攔下曹顆,告訴他自己被當成福彭,需要他向人解釋一下,只好跟著曹顆往裡走。
總算有內務府屬官,認識弘明的,見他路過,起身施禮,口中稱的是“二阿哥”
這樣一來。旁人聽見了。少不得又說兩句,什麼“不是世子,是郡王府的二阿哥”還有“二阿哥是庶出,不是郡王福晉所出”云云。
一時之間,連為何弘明看著年歲大。都有了說辭。
“都說平郡王與福晉琴瑟相合,看來是不願讓庶長子給福晉添堵不少人這樣猜測。畢竟民間百姓,庶長子不論年歲,寫在嫡子排行下的,也常見。
他們卻是忘了,宗室同百姓人家不一樣。子嗣大事,都有內務府記載。家人府燒錄玉碟,年長就是年長,年幼就是年幼,哪裡會為了嫡庶就長幼不分的。
弘明的神情越發僵硬。曹頰卻差點要忍不住笑出聲。
沒想到,這會兒功夫。他就得了個便宜“件甥”
真是無知者無畏,要是這些人曉得,他們竊竊私語議論的,不是郡王府的“庶出阿哥”而是風頭正勁的皇孫弘明,還有幾個敢交頭接耳。
屏風裡,十六阿哥同伊都立正說得熱鬧。從蒙古王公身上。他已經得了商機,尋思是不是叫內務府加大生產,將菸嘴兒銷到俄羅斯去。
內務府每年從俄羅斯買大量的皮貨與寶石,賣給他們茶葉與絲綢、瓷器等,要是能用菸嘴兒與捲菸從俄羅斯多換些物件也好。
聽到俄羅斯,伊都立的眼睛直冒光。
只要涉及對外邦的貿易。這其中的油水就不是一星半點兒。伊都立雖不缺銀錢,但是也不是聖人。見了肥差焉能不歡喜?
要知道,真正的“肥差”是不用主動出手貪墨的。在那個位置,吃著各處孝敬,就能混個頂飽,還能有體面。
曹顆在內務府當總管時,推行了招投標,將對外貿易這塊都給“承包”出去。如今,他雖不在內務府了。但是有十六阿哥坐鎮,這“招投標”還在進行。
因此,對外邦貿易這塊,多數都在下邊的皇商手中把持。
“十六爺,既然這捲菸與菸嘴兒都是內務府“內造”這生意還是內務府出面料理好,省得肥了那些商賈,白瞎十六爺這麼好的點子。”伊都立忙介面道。
“若是經辦的人手腳不乾淨,倒叫人不省心,還不若“投標。出去,叫人痛快。”十六阿哥隨口說道。
倒不是他信不過伊都立。而是這其中還涉及到捲菸,那是歸在九阿哥名下料理的。
以九阿哥的貪婪,曉得這商機,如何肯乖乖放手?
十六阿哥不願與其相爭。尋思還是走“招投標”好,將捲菸與菸嘴兒的對洋貿易“承包”給內務府下走對洋商道的那幾家。
伊都立還要再說,曹頗已經領著弘明到了。
他在內務府當差好幾年,是認識弘明的,忙起身道:“奴才見過二阿哥,請二阿哥安。”
弘明是曉得他是十三阿哥的連襟的,只是這京城中,最不缺的就是這拐著彎兒的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