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姑祖母安……”香玉先是規規矩矩地給李氏見了禮,而後才親暱地站在她跟前。
“安,安,咱們香玉也安好……”李氏看著香玉的乖巧,心裡頗為感慨。
論起來,香玉比天慧還小兩個月,可是自小命運多蹇,沒落地就失父不說,稚齡又失了生母,十多歲時又趕上李家問罪,不得不小選入宮。
若非有密太妃照看,帶出宮來,還不知要在宮裡熬到什麼時候。
香玉被李氏看得不好意思,抿嘴低下頭。
密太妃見狀若有所思,對香玉道:“你姑祖母最愛吃杏仁茶,你去帶人調一碗,少放些糖,多放些桂花。”
香玉應了,帶著丫鬟退下。
“可是不放心香玉?”密太妃對李氏道。
她早先稱李氏為“表姐”,等到李氏身份浮出水面,不好再這樣稱呼,可喚旁的稱呼又不妥當,乾脆就什麼也不叫。
李氏亦是如此,不過稱呼什麼的只是形式,並未影響兩人感情。
李氏笑著搖搖頭,道:“有您照看著,哪裡有不放心的?只是想著她明年就及笄,又被您調理得這般水靈,還不知便宜了誰去?”
密太妃點點頭,道:“這孩子可人疼。若是有個好出身,什麼人也配得。無奈出身所限,總要尋個妥當人家,才不枉費你我替她艹心這一場。”
李氏猶豫一下,道:“那宮籍?”
“您放心,我留意著呢,總不能讓玉姐兒掛著宮籍談婚論嫁。趕巧萬壽節時在宮裡看到陳貴人,她也想幫孫家那丫頭脫籍。我已經同小十六爺打了招呼,年前就給她們兩個脫籍。”密太妃道。
她口中的陳貴人就是二十一阿哥生母陳氏,孫家丫頭就是孫文成小選入宮的三女,入宮後同香玉一道進了慈寧宮,在陳貴人身後當差。
陳貴人是孫家表親,當年又是由孫家送進京選秀,在孫家落難之際,照拂孫家女兒也算是投桃報李。
“陳貴人要放孫家三丫頭出宮?”聽到這個訊息,李氏有些意外。
曹穎歸寧時,曾提起小選入宮這位小姑,只說是跟在貴人身邊,貴人當她自家晚輩一般愛惜,極有體面。
密太妃挑了挑嘴角道:“她在宮裡孤孤單單的,好不容易有個親戚在身邊,哪裡捨得放出來?是想要將人給二十一阿哥,又怕孫三姑娘出身太低,往後受欺負,便想著先脫籍,而後先佔個格格名分。等有個一男半女,抬成側福晉就更合她心意。”
李氏聽了,不由皺眉。
陳氏論起來,是孫文成的晚輩,與孫家三姑娘是表姐妹。
若是不論身份尊卑,只談輩分,孫家三姑娘是二十一阿哥的表姨母。
再說,身為皇子,二十一阿哥身邊不缺人,即便沒有大婚,可阿哥所也有幾位格格,今年就添了兩個庶女。
孫家三姑娘包衣出身,又沒有孃家做靠山,憑什麼去阿哥所與那些八旗貴女爭寵?
等到二十一阿哥正式大婚,少不得出宮開府,陳貴人也會隨著出宮養贍。
用自己表妹給兒子做妾,往後婆媳之間如何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