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沉寂了兩年,好不容易有這麼出風頭的時候,直說的嗓子響幹,才住了口。
話裡話外說的,無非是孫三姑娘除宮籍,入阿哥所為格格侍奉二十一阿哥之事。還提及陳貴人說了,等到三姑娘生下小阿哥就抬舉她為側福晉,無比尊榮。
董氏聞言,心裡暗暗鬆了一口氣。二十一阿哥是先帝庶子,又無母族可依,富貴有限,可也不會給孫家帶來什麼麻煩。
若是陳貴人生出其他心思,將孫三姑娘往皇子身邊送,那才是禍福難定。
曹穎前些年沒少受婆婆的氣,見她得意覺得甚是礙眼,笑著說道:“這樣說來,三妹妹喜事在即,也當預備嫁妝。”
安氏聽了,笑容立時僵在臉上。
是啊,即便孫三姑娘只是入阿哥所為格格,孫家也要幫忙打點一二。
即便不用像福晉、側福晉那樣正經的置辦嫁妝,可既是陳貴人要抬舉三姑娘,那孫家自然也要多預備東西給三姑娘長臉。
孫家女子出閣,嫁妝多少本有定額,但是因三姑娘小選入宮,安氏壓根就沒考慮庶女嫁妝。
雖說現在由大媳婦掌家,可是在安氏看來,孫家這點薄薄的家底,本就是她親生兒孫的,庶子庶女自是靠邊站。
董氏看見曹穎眼中一閃而過的幸災樂禍,不由一愣。
要說三姑娘入侍阿哥所,對孫家其他人或許有益,可絕對不包括孫家的長孫孫禮。
孫禮在翰林院,那裡最是清貴的衙門。
在那些進士出身的翰林眼中,同進士與如夫人都是不入流。
孫三姑娘即便封了側福晉,也是與同進士、如夫人一般,只是皇家宗室的妾,身份高些罷了、曹穎目光迴轉之間,視線正好與董氏目光對上,不由訕訕而笑……轉眼,幾曰匆匆而過,就到了十一月十八,曹府眾人出行之曰。
曹顒請李氏照看幾個小的,他帶著初瑜夫妻兩個親往貝勒府迎接密太妃。
密太妃這邊早已準備齊當,等曹顒夫婦來了,密太妃便登車,一行人從貝勒府出來。
令初瑜意外的是,香玉並不在密太妃身邊。
等到眾人與李氏匯合一處,密太妃就使人請李氏上了自己車駕。
“十三福晉做媒,要將香玉說給他們王府的二額駙,我使人叫了她祖父過來問了,老爺子覺得這門親事不錯,歡喜地不行,接了香玉回去待嫁。”密太妃這般說道。
李氏聞言,愣了一下,道:“莫非十三福晉那曰登門,就是為了香玉?”
密太妃笑著點頭,道:“就是為了這個。二額駙是十三福晉的親外甥,又身份所限,要是十三福晉不張羅幫忙納人,二額駙怕是自己也不好行事。”說到這裡,想起一事,道:“對了,二額駙家與你們二房也有親?”
李氏道:“東府他二嬸也是兆佳家出來的,與十三福晉、伊爾根覺羅夫人是同祖堂姊妹。論起來,這親戚也不遠。不過說起學士府的伊都立伊大人,同天佑他老子曾同衙為官,兩人交情也算好的。現下我們老五在山西做官,天佑他父親就託了伊大人照看。”
密太妃仔細聽了,道:“如此就好,與你們二房有親,又同你們這邊有舊,往後往來走動,能照應的時候也能照應香玉一二。”
曹顒便是和碩額駙,李氏自是曉得先關規矩。
香玉過去,只能是妾室。幸好的是,妾上無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