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十三阿哥、十六阿哥應傳,來到御前的時候,雍正的臉色依舊很難看。
十六阿哥瞥了小心翼翼恭立的一旁的十七阿哥,心中猜測是不是發生了了不得的大事。
早春時節,既不是旱災出現的時候,也不是水災出現的時候,難得是會試?
想到這裡,他神色不由一凝。
科舉取士,關係國家大事,每次出了弊端,都要掀起一陣血雨腥風。
待他們請過安,雍正並沒有先同十三阿哥說話,而是望向十六阿哥:“弘旺今年二十了,郡王府那邊遞了請襲摺子沒有?”
十六阿哥沒想到皇上會問宗人府之事,心裡疑惑,面上卻是不顯,躬身道:“元年時候遞過一次,因弘旺年歲不大,所以不了了之。上個月又遞了一次。”
弘旺是廉郡王府唯一的子嗣,襲爵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他是康熙四十七年正月出生,今年已滿二十歲。
雖說宗室阿哥,二十歲封爵是常例,可襲爵本不限歲數。像廉郡王早薨,嗣子當早承爵位,畢竟沒有爵位久空的道理。
當年平王府老郡王薨時,訥爾蘇只有十二歲,並沒有等到二十成年,直接承了郡王爵位。
廉郡王薨了多年,王府唯一的阿哥遲遲承不了爵,早年還有年歲不足這一條壓著,都已經是“強詞奪理”,如今已滿二十,再沒有推遲的理由,不得不開始議起來。
十六阿哥已經收到廉郡王福晉上的請襲爵位的摺子,同幾位宗親商議後,覺得還是等到端午節前,同其他幾家宗室的摺子,一起遞到御前更妥當。
就是怕冒然遞到御前,引得皇上想起早年同廉郡王府的嫌隙。
現下聽皇上主動提及此事,十六阿哥便覺得不好,果不其然,就聽雍正道:“既然弘旺年歲到了,宗人府就擬個摺子上來……”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道:“從恭親王例。”
聞言,幾位王爺都變了臉色。
宗室承爵,除了世襲罔替的爵位外,其他爵位都是降襲。
郡王薨,繼承人照例襲貝勒爵。
可因帝王恩典,也有例外的。
就例如,聖祖爺三個手足兄弟,裕憲親王薨,世子依舊承親王爵位,奪封兩次後,廣祿也沒有降等。要等廣祿之子時,才開始降封。
純靖親王隆禧薨後,王府阿哥還是幼童,依舊是原級襲了親王爵位,因夭折才停爵。
等到恭親王常寧,因攙和進大阿哥與二阿哥的奪嫡之爭,為聖祖厭惡,不僅死後無諡,而且也因王府諸阿哥“無嫡子,生母位卑”為名,直接降了兩等,由一個庶福晉所出阿哥承了貝勒爵位。
從恭親王爵位,那就是降兩級襲封,弘旺只能得貝子爵位。
弘旺遲遲不能襲封,早已在宗室中有所非議,如此降兩級襲封,更像是對上了皇上“刻薄寡恩”的名聲。
御前這幾個王爺,都是“帝黨”,當然不願皇上名聲有損。
十三阿哥已經出列,躬身道:“皇上,還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