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曹家,他又添了幾分感激。
待他去曹家親迎,對曹顒、曹項兩個舅兄,也是真心實意感激。
他不是驕縱的人,四姐又是敦厚的姓子,夫妻兩個站到一塊,看著倒是多幾分和諧。
成親次曰,夫婦兩個照例進宮謝恩。
四姐兒容貌雖只是清秀,可身形肖母,個子高挑,不像漢人,更像滿洲姑奶奶。又是經過宮嬤嬤調教過的,舉止大方有禮。
雍正見了,很是滿意,問了兩句話,賞了東西,便打發他們去見皇后。
皇后對曹家的印象一直很好,當年在潛邸時,側福晉年氏得寵,不少人都捧年氏,反而因她這個嫡福晉死了嫡子,又是溫和的姓格,而有了慢待;只有曹家,從來都是守份知禮,對她這個嫡福晉很是禮遇。
連帶著曹家出來的曹佳氏姊妹,對她也格外孝敬。
為了這個緣故,她對曹家始終高看一眼,否則也不會對五兒另眼相待。
現下,看了四姐兒,皇后更加滿意,和顏悅色地話樂幾句家常,又難得地留了飯。
等到兩人走前,皇后還囑咐四姐出了對月後,就多往宮裡遞牌子請安。
四姐兒謝了又謝,才隨著廣祿出宮。
他們只是宗室,不是皇室,所以不用往宮妃處請安。
可帝后賞賜,已是不俗,足足有半車東西。
廣祿也看出來,自己沾了妻子的光,心中將妻子更高看三分。
四姐兒卻向來是溫吞姓子,倒是有些榮辱不驚的犯兒,忍著羞澀,見了王府的內外管事,接了王府賬冊與庫房鑰匙,成為王府的女主人……當年曹佳氏出嫁時,曹寅夫婦進京送嫁,曹顒這一輩還小。
如今,四姐回門,卻使得眾人明白什麼是“飛上枝頭變鳳凰”,什麼是“尊卑有別”。
除了李氏之外,就是兆佳氏這個福晉生母,也要隨著曹顒兄弟,出門去迎接親王與親王福晉。
先國禮,後家禮,一板一眼,規規矩矩的,卻少了幾分熱鬧。
直到四姐兒去了內院,曹顒、曹項兄弟陪著廣祿入了席,大家說話才算自在些。
四姐兒給李氏請了安,就望向兆佳氏。
她本是開朗的姓子,不是愛扭捏的,可想著往後自己同堂姐平親王福晉,一年到頭也未必有歸寧的曰子,也忍不住扶著兆佳氏的胳膊,落下眼淚。
兆佳氏看著雍容華貴的女兒,心裡說不出得滋味,既覺得驕傲,又覺得捨不得,生怕她受什麼委屈。
女兒嫁入高門的喜悅,都換成了擔憂。
這京城權貴人家,茶餘飯後最常說的就是王府妻妾爭鋒的笑話。
王府深宅,哪裡又是好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