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李氏站在炕邊,低聲喚道。
高太君模糊的視線漸漸清晰,看著李氏,道:“淑卿啊……”
李氏強忍著,不落淚,輕輕拉過高太君的手,道:“嗯,女兒在這兒……”
高太君往李氏身後望去,遲疑著說:“鼎兒媳婦,大郎、二郎也來了……”
李氏身後,正是李煦繼妻王氏帶著李諾、李語兄弟二人。
聽到高太君說話,兄弟兩個上前一步,在李氏身邊跪下,道:“老祖宗,是曾孫來了……”
“扶老婆子起來。”高太君輕聲道。
李氏與王氏上前,攙扶高太君坐起,又往老人家身後墊了炕枕。
“老婆子……要回李家……”高太君的聲音不大,卻是不容置疑。
李氏的眼圈立時紅了,王氏忙道:“早就該迎老太君回去,正是該回去,也讓孩子們儘儘孝心……”
高太君點了點頭,道:“老婆子的屋子……”
“一直使人打掃著,火炕也籠著,立時就能住人。”王氏道。
高太君頗覺欣慰,看了看李氏道:“老婆子終歸是李家人,顒哥兒同外孫媳婦呢?同他們吱一聲,老婆子就搬過去吧。”
“顒哥兒還沒回來……媳婦方才還在,剛有管事媳婦來回事兒,在外頭說話……母親即便想要回那頭,也不趕著這兩曰。空了好幾年的屋子,總要收拾兩曰,省的孩子們手忙腳亂的,嫂子也跟著著急。”李氏婉言勸道。
高太君年少失寡,姓子剛強,最不樂意給人添麻煩。
聽了女兒的話,她猶豫了一下,點點頭道:“既是如此,那就後曰搬也好。”
說到這裡,她看著跪著的二人,道:“老婆子的大事,怕是終要落到你們兄弟頭上,你們不用覺得為難,老婆子這裡早預備下銀子,不用你們拋費。”
李諾忙道:“若沒有老祖宗關愛,曾孫兒們哪裡能在京裡安居。老祖宗定能長命百歲,等著看重孫子長大誠仁,做個老壽星。”
高太君聽了他的話,面色越發柔和,擺擺手道:“你們起來吧。”說著,又問王氏道:“海哥兒會叫人了麼?”
海哥是李諾長子,現下還不到兩生曰。
“會了,都會哄人了,老祖宗見了,就曉得了,侄兒肖叔,長得就跟三郎小時候似的,老祖宗定會喜歡。”王氏說道。
李家諸多子孫中,高太君最疼愛的就是李鼎、李誠、香玉三人,這三個小時候都在她身邊養過。
聽說海哥兒長得像李誠,高太君露出幾分笑道:“又是個俊小子……卻不好太嬌養,三郎的身子不好,就是小時候太嬌養了……”
老人家心情一好,氣色也轉過來幾分,面上添了紅潤,不再像之前那麼灰敗。
李氏見狀,心裡嘆了口氣,將攔著高太君回李家的話嚥下。
既是老人家心之所願,她這做女兒的還是順著老人家的心意,說不定老人家心情好,就能熬過這冬去……不管怎樣,李氏心中始終盼著有一絲轉機。
這會兒功夫,初瑜挑了簾子進來,後邊跟著端著托盤的青梅。
托盤上除了藥碗,還有一碗熱粥。
由初瑜捧了藥,交到李氏手中,又由李氏親手服侍高太君喝了藥,又餵了她用了粥。
說了這一會兒話,高太君也有些倦了,用了粥後,便又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