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的是王府氣派,進了淳王府的二道園門,看著那山勢高大的峰石嶂屏,兆佳氏不由在心裡暗自讚歎不已。
轉過峰嶂,豁然開朗,遠處鬱鬱蔥蔥地林木中,有亭臺樓閣坐落其間。
地上皆是鵝卵石鋪地,圖紋各異,曲徑通幽,十分考究。
就見西北側,有別院一座,都是大式歇山頂建築,襯以參天松柏,巍然屹立。東北側則是水波盪漾,岸邊植柳,水面上浮萍淺綠,生機盎然。
兆佳氏帶著四姐兒、五兒同幾個丫鬟婆子跟著淳王府的兩個管事婆子往福晉的院子去,一邊看著這花木湖石堆砌的景緻,一邊同自家的園子暗自比較。
雖說自家園子修得也算幽靜雅緻,但是到底不如王府這邊的富貴大氣,畢竟是皇子貴胄,豈是尋常人家能比得上的?
四姐兒同五兒兩個穿著素藍色旗袍,安安靜靜地跟在兆佳氏身後。姊妹兩個相差不到半歲,高矮胖瘦都差不多,冷不丁一看像是一對雙兒。只是細打量了,才能看出兩人不同來。
四姐兒同五兒長得都像各自生母,兩人一對比,眉目之間,高低立下。四姐兒只能說是周正,五兒卻是能看出是個小美人兒胚子。
淳王福晉的院子在園子正北方,過了浮橋,又過一座花廳才到。
兆佳氏一眾人等進了院子,入眼先是藤蘿影壁,轉過去就見五間卷門歇山廳堂,兩側配房也各是五間。
堂前,甬道兩側,一邊植了株玉蘭,一邊植了株海棠。堂上掛著匾額,兆佳氏不識字,綠菊在後面仰首看了,是“玉堂錦繡”四字,正暗含花木之名。
此時,就聽那婆子在廊下稟道:“福晉,親家太太到了!”
兆佳氏在那婆子身後,伸手摸了摸鬢角,雖然心裡有些慌神兒,但是面上也不顯。不過是郡王福晉,又不是沒見過,她的侄女兒也是郡王福晉呢。就算這便是皇子福晉,也沒啥稀奇的,她妹子不也是堂堂的皇子嫡福晉。
就見兩個穿著淺粉色衣裳的丫鬟捲了堂前竹簾,笑意盈盈地俯下身子。簾子裡,一個十八、九的年輕少婦站在一邊,頷首道:“親家太太到了麼,快請進!”
這少婦頭上梳著兩把頭,雙耳帶著三對金雲銜珠的耳鉗子,身上穿著茜色“連連雙喜”的氅衣,身形高挑,儀態雍容。
雖然沒來過這邊園子,但是兆佳氏先前也打使人打探了,這邊住著那幾位福晉,大致是什麼品行。
這個年紀,又能穿紅的女子,應該就是王府大阿哥的夫人博爾濟吉特氏。兆佳氏心裡想著,看了那引她進來的婆子一眼。
果不其然,就聽那婆子介紹道:“親家太太,這是我們府裡的大奶奶!”
兆佳氏忙俯身見過,博爾濟吉特氏點頭回禮,道:“親家太太快進,額娘們等了好一會子了!”
兆佳氏隨著博爾濟吉特氏進了堂上,進了東邊的屋子。
一進屋子,就見滿眼珠翠,一個三十多歲的旗裝婦人坐在炕沿上,地上雁翅排列著幾把椅子,或坐或站著幾個婦人。
兆佳氏守寡三年,本來就應酬的少,屋子裡花兒粉兒的也早就收拾起來。這一進屋子,立時覺得異香撲鼻,差點打了個噴嚏出來。
那坐在炕上的婦人正是淳王福晉,見兆佳氏進屋來,起身笑道:“早就聽說親家太太進京,早想著要見上一面方好,如今隔牆住著,卻是便宜!”
兆佳氏已經半蹲了下去,道:“請福晉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