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十卷 游龍舞 第四百一十六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卷 游龍舞 第四百一十六章 (2 / 3)

曹頌聽了,不由地皺眉,嘟囔道:“這官司多咱功夫方能完結?要是她家老太太早點兒出來就好了!”

曹顒想起隆科多從御前帶回的手諭,是要求刑部在聖駕出京避暑前審訊明白。今天是四月十七,聖駕擬定二十出京,不過是三天時間。

如今,刑部那邊已經開始審訊了吧!

*曹顒所料不差,刑部大堂這邊,幾位堂官已是齊聚。

如今刑部的滿尚書是賴都,原是鑲藍旗蒙古副都統,今年正月才轉到六部為堂官。根本不諳刑名,不過是個擺設罷了。

刑部公務,主要由漢尚書張廷樞主理。他是康熙二十二年的進士,從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後由翰林院侍講學士外放地方,提督江南學政。康熙四十四年升為禮部左侍郎,旋即轉為吏部右侍郎,康熙四十八年升為刑部尚書。

在太子復立時,張廷樞曾為冊封副使。時有傳言,皆道是張廷樞為江南學政時,曾黨附太子舅公索額圖。

不管真相如何,這卻成為其他官員攻訐他的口舌,實是辯無可辯。

因此,他這刑部尚書做得很是不穩當,不到一年便因一個盜米案處理不當被罷官免職。

康熙給他的考評是:諸事偏執,素姓好勝,有忝大臣之任。

直到康熙五十一年,二廢太子前後,一批同太子有首尾的六部堂官落馬,張廷樞才重新起復,為工部尚書。

康熙既是用他,那就是信了他不是汰漬檔羽,倘若再有人拿十幾年前的江南舊事做文章卻已然是不頂用了。

對於噶禮,張廷樞與之頗有淵源。他起復為工部尚書後,曾同戶部尚書穆和倫一道兒帶著滿漢司官下到江南,審過噶禮與張伯行的官司。

除了這兩位尚書,今曰堂上的還有刑部左侍郎敦多禮同刑部右侍郎李濤。敦多禮已經年過八十,耳聾眼花,不過是在侍郎位上養老罷了。

李濤是去年由左副都御史升為侍郎的,行事頗為恭謹,向來是做得多,說得少。他也是沒法子,上一任刑部右侍郎也是由左副都御史升任的,卻是因同滿尚書走得太近了些,又有依附皇子阿哥嫌疑,被革職的。

不管是兩位素來作擺設的滿卿,還是兩位夾著尾巴做人的漢卿,對於噶禮弒母案都極為憤慨。

就是向來只打瞌睡不應聲的敦多禮,今晚也是橫眉豎目地坐在堂上,等口供。

張廷樞早年審過噶禮同張伯行案,見識過噶禮的刁鑽,原本還怕他抵死不肯認罪。畢竟他是功勳之後,沒有聖旨,輕易是不能動刑的。

沒想到,待到刑部大堂開審,噶禮卻極是痛快地認下罪責。雖則他說是由他拿主意,由他指使人往廚房投毒,但是刑訊了廚房下人婆子等,供出來的卻是其子幹都指使。

待到審訊到幹都,幹都對自己所犯罪責供認不諱,並且聲稱只是自己“小人之念”,其父並不知情。

噶禮父子過後是色爾奇,他認下了與侄兒合謀下毒之事,卻也不承認是噶禮主使。

張廷樞倒是有些糊塗,搞不清楚這幾人這般供述意圖何為,難不成他們還以為能跑了誰不成?

他們都是覺羅氏的子孫,就算不是親手下毒之人,起了殺念,便是忤逆不孝到極點。

覺羅氏因是誥命,又是上了年歲,因此得以在堂上坐著。

聽著兒子孫子一個個道出詳情,老人家哆嗦著嘴唇說不出話來,眼圈紅紅的,卻不肯當眾失態。

幾位尚書侍郎的臉色都不好看,敦多禮年輕時曾同噶禮之父有舊,算是瞧著他長大的。

待聽到他認下謀殺嫡母的罪狀後,老爺子憤怒不已,拄了柺杖上前,狠狠地抽了噶禮一下子,罵道:“這混蛋玩意兒,早曉得你這小子手上不乾淨,這是被錢燒的,喪盡天良啊!”

噶禮站在那裡,並不避閃,整個人木木的,不知在想些什麼。

雖說有兩位尚書在,實輪不到敦多禮這個侍郎發作,但是他八十多了,是康熙向來優容的老臣,誰會同他計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