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無妄之災,眼前曹顒遭遇的,就是“無妄之災”。
蘇州織造李煦進貢的一批緞子,發現有染色不勻。按理來說,江南幾位織造,包括曹寅的繼任江寧織造在內,都是朝廷使喚的老人,這貢品入庫也沒那麼多講究。
這次,卻是稀奇。
廣儲司的一個主事,竟然巴巴地查起蘇州織造府這批貢品來。瞧著染色不勻,又使人過了水,結果發現褪色。
事情報到曹顒處,曹顒雖覺得不對勁,也沒想著替李家隱瞞。內務府上下都是天子家奴,皇帝的耳目絕對比曹顒要靈敏。
他就將此事原封不動地寫了摺子,報到御前。
聖駕臘月二十三回駐暢春園後,臘月二十五奉皇太后回宮。
這過了小年,六部九卿衙門就“封印”了,內務府卻是要侍奉宮中貴人的,新年要忙的差事也多,雖說也“封印”,但是每曰往宮裡當差的人數也不少。
李煦的“罪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再將之前庫房裡的貢緞驗看了幾處,也有不工整的時候。
康熙“震怒”,少不得申斥一番。然而,“賣舅求榮”的曹顒,也沒得到好處,亦是被康熙扣上個“失察”的罪過,降二級呼叫。
曹顒這個內務府總管,算是做到頭了。
那些之前傳言曹顒要“高升”的,聞言皆是目瞪口呆,甚至有的人已經在尋思,是不是曹家父子真失了聖心?
原以為曹寅請辭是為了給兒子騰地方,沒想到曹顒這邊不升反降。
那些為了巴結曹家,往曹家送了重禮的人家,都有些後悔。
同僚之中,還是伊都立熱心,得了訊息,巴巴地跑到曹府勸慰。之前想要曹顒提拔他的話,他閉口不提,話裡話外,都是站在曹顒的立場,為曹顒不平。
形勢有些微妙,皇上允了曹寅的請辭,“申斥”了李煦,降了曹顒。已經有流言出來,說皇上有意要換換蘇州織造與杭州織造的人選。
曹、李、孫三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曹家父子風光了這些年,曹顒又是少年高位,不曉得有多少人眼紅。這回,就有不少難聽話出來。
曹家長子為王妃、曹顒還是和碩額駙之事,他們也無暇理會。
不管身份變得多高貴,所謂富貴榮華,還不是皇帝一句話的事兒。要是失了聖心,什麼都是虛的了。
已經有不少人詆譭曹顒,說他偷雞不成蝕把米,“賣舅求榮”一把,自己卻摘不乾淨。
曹顒這邊,卻真是打心裡鬆了口氣。
畢竟之前已經有所準備,所以被貶官之事,他也能心平氣和接受。說實話,他心裡還隱隱地覺得慶幸。
什麼是捧殺?要是康熙為了國庫匱乏之事,一時腦子發熱點曹顒去做戶部侍郎,那就是“捧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