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二,曹顒還沒將新寫的摺子遞上去,十六阿哥就帶來一個好訊息。他之前的請旨摺子,康熙已經批了,允他暫回京城。並且還有旨意,讓他回去帶人探察京城四周,看看旱情如何。
曹顒不勝歡喜,將手頭的差事都交接了,又請陛辭。
康熙便沒有傳召他見駕,不過也打發魏珠出來帶了口諭,讓他精心差事,不可糊弄。
因一個祈雨之事,已經摺了多少官員,曹顒就算再大意,也不會在這個上面偷懶。
李氏與初瑜這邊,早已收拾好行李。因女眷都回去,所以魏黑之妻香草帶著七娘,也收拾好東西,要跟著一塊回京。
只是想著這邊就剩下曹寅,李氏心裡又有些不放心,待曹寅再三勸了,才依依不捨地上路。
來時還是春曰,回去時已經是盛夏,道路兩邊別有一番景緻。
一行都是婦孺,曹顒就吩咐人緩行。
除了天佑與恒生兩個天天嚷著騎馬外,偶爾曹顒也將天慧抱到馬背上透透氣。
剛從熱河出來時還好,青山綠水,並不覺得暑熱。行了兩、三天後,就開始覺得熱了。
李氏上了年紀,初瑜是大病初癒,孩子們也嬌嫩,所以也怕中暑。每曰裡早早出發,中午就在驛站歇了。
如此這般,總算在六月初七那天,平平安安地抵達京城。
早先在京城裡還不覺得,這去了趟熱河,再回京城,越發覺得京裡的暑熱難當。
蘭院上房這邊,已經擱了兩個冰盆,李氏還是熱得睡不著覺。
想著要去海淀園子小住,但是素芯之事還沒處置妥當,李氏也不好過去享清閒。
兆佳氏這邊,已經是抱怨了兩遭,倒不是挑這門親事如何,而且覺得眼下董家還不接姑娘有些不對勁。
到底是親孃不在了,後孃也不精心。要是想趕在年底前出門子的話,這要預備的事兒還多著。
李氏這邊,對於丈夫給侄子定下素芯之事,心裡並不怎麼看好。
女子本就青春有限,找個小夫君,往後怕是會吃力。
兆佳氏早就惦記給幼子張羅親事,是李氏曉得的,所以還擔心她嫌素芯年紀大,往後婆媳不好相處。沒想到兆佳氏這邊卻是反常,提起素芯並無不滿之意。
她哪裡曉得,現下兆佳氏已經將素芯當成了自己人。
早年兆佳氏剛進曹家時,就因不識字,受過丈夫的挑剔。曹荃當初,還曾想著親手給妻子啟蒙,但是兆佳氏對別的還伶俐,對於學習寫字,卻是打死也不開竅,終是不了了之。
曹家年輕一輩的媳婦,初瑜不用說,是尊貴的皇孫女,滿漢文都通曉;就是靜惠這邊,也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
論出身也好,論品貌也好,都比兆佳氏強許多。
靜惠那邊,又是個滴水不漏的,使得兆佳氏都沒地方擺婆婆的譜。
如今有了素芯,她也開始唸叨“高門嫁女,低門娶婦”這句話,想起孫老太君在世時的威風,心裡有了祈盼……李氏這邊,則是有些為難。